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跟痛症40例

2015-08-23 09:55石剑陶万小明胡敦祥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009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0008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桐皮痛症骨刺

★ 石剑陶 万小明 胡敦祥(.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009;.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0008)

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跟痛症40例

★石剑陶1万小明2*胡敦祥3(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19;3.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330008)

目的:观察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使用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2%利多卡因2~4mL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破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跟痛症疗效可靠,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

跟痛症;行气破瘀合剂;加味海桐皮汤;局部封闭

跟痛症是一种临床症状,该症的特点是跟骨跖面疼痛,多发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1]。本症与劳损和退化密切相关。第一作者于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实习,跟从胡敦祥主任中医师侍诊,其运用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治疗跟痛症,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2013年3月-2014年9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单侧跟骨结节处压痛者25例,双侧跟骨结节处压痛者15例;病程5d~3年,平均5.6个月;年龄28~70岁,平均44.5岁;X线表现有骨刺者5例。对照组40例中女21例,男19例;单侧跟骨结节处压痛者18例,双侧跟骨结节处压痛者22例;病程3d ~28个月,平均5.2个月;年龄29~75岁,平均48.6岁;X线表现有骨刺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经χ2检验及t检验,P>0.05,表明两组组间均衡,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伤科学》跟痛症的诊断标准[1]:本病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几年的病史。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又加重。局部检查不红不肿,在跟骨跖面的跟骨结节处有压痛,如跟骨骨刺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可帮助诊断,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表现不符,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

1.3排除标准(1)全身性疾病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者;(2)合并有跟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和局部皮损者;(3)对试验药物、治疗药物过敏者;(4)精神病患者或痴呆等不能配合者。

2 治疗方法

2.1观察组口服行气破瘀合剂(由川芎、当归、乌药、大活血、桃仁、三棱、莪术等组成,南昌洪都中医院院内制剂,生产批号:赣药制字2004第Z0050号),每次20mL,每日3次;加味海桐皮汤外洗剂(海桐皮30g、透骨草15g、独活15g、桂枝10g、当归尾10g、艾叶15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5g、鸡血藤30g、骨碎补15g、牛膝15g、红花15g,加水1 000mL浸泡30min,煮沸10min,再加白醋150mL于药液中)熏蒸足跟部,待温度适宜后再将患足浸泡于药汁中,一般每次熏洗40min,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对照组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屈膝、足底朝上,常规消毒,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压痛点最明显处作为进针点快速刺入,注意回抽无血,缓慢注入封闭液(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2%利多卡因2~4mL),每周1次,14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次,共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正常;有效:疼痛减轻,步行久后可出现疼痛;无效:疼痛无改善,影响行走。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0)  例

5 讨论

跟痛症是骨科门诊中常见病之一,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足跟骨脂肪垫萎缩、跟骨滑囊炎、跟骨内高压或跟骨刺。跟痛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足跟内高压、小神经根卡压、脂肪垫老化、跟骨骨刺、足部炎症、足部的异常结构、外伤等因素有关[4],跟痛症的治疗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临床上大多以封闭治疗为主,且疗效不佳,易反复发作。

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符合中医“肾主骨,主生髓”理论,《灵枢·本神》谓“肾藏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肾生骨髓……在体为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都强调了主骨生髓之理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中医学认为跟痛症属痹症范畴,《景岳全书》亦曰:“痹者闭也,以气血之邪所闭,不得通而痛也”,《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痹症日久,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血瘀血滞,血瘀日久则肝肾亏虚,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久病多虚多瘀,因劳瘵而瘀血者,其人或调养失宜,或纵欲过度,气血亏损,流通于周身者必然迟缓,血即因之而瘀,其瘀多在经络。”故跟痛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脉日衰,肝失所养,肝主筋脉,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发为本病;或外伤劳损,伤及局部气血,筋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瘀血内停,发为本病[5]。依据跟痛症的病因病机,选用院内行气破瘀合剂配合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内服方中用当归、川芎、桃仁、大活血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促进足跟部血运循环;加乌药之温里散寒作用,三棱、莪术相配伍使用加强了此方的活血散瘀的功效,两药配伍能消散体内及四肢的积聚肿块,故此方诸药合用,达到了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消症散结的作用,特别是对炎症型跟痛症效果甚佳。熏洗剂中选用了海桐皮、透骨草具有祛除风湿痹作用,痹症得解则痛缓也;鸡血藤、当归尾、红花合用有助内服药活血化瘀的功效;王不留行、路路通能活血消肿,祛风通络;骨碎补、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作用,另外牛膝又有引诸药下行,药到病所之功效;桂枝温通筋脉、通阳化气,加艾叶可达温经散寒止痛之功。以上熏洗药通过水温的热效应作用于足皮肤,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刺激了毛细血管扩张,利于药物直达病所,减轻局部炎性水肿,缓解了疼痛。

综上所述,通过药物的内外兼施,标本同治,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达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舒筋通络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 284-2 285.

[2]岑泽波,吴诚德.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79.

[4]范竞,周福贻.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4):251-253.

[5]胡湘洪,郭剑.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52例[J].江西中医药,2011,42(347):28-29.

R289.5

B

万小明,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脊柱)。

(2014-10-29)编辑:秦小珑

猜你喜欢
海桐皮痛症骨刺
海桐皮基原的本草再考证*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骨刺”听起来很吓人
浑身骨刺的肯龙
肯龙的凶悍骨刺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改良张力带固定联合海桐皮汤薰蒸治疗髌骨骨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