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2015-08-25 23:55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急诊科医患

“降分”之外,怎样保住医患双方获得感

2015年7月27日,国家卫计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2015年起对这两个岗位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

“变相降低儿科医师的执业门槛”“儿科医生被贴上了劣等医生标签”,类似的不解和质疑,在医疗圈不绝于耳。医少患多是事实,政策设计如何缓解“医生荒”则考验智慧。

更关键的在于治好医生的“心病”

洪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

坦白地说,最好的大夫一般不在急诊科。良禽择木而栖,恐怕有不少急诊科医生是在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被挑剩下的”。

而急诊成为最“迫于无奈”才选择的专业,主要原因是职业体验差,急诊医生的努力既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制度的认可。

急诊科无疑是最嘈杂的医疗市场,天天都上演着“春运”,唯一能与其相比较的就是儿科,但若论人色复杂,儿科又无法与之相比较;急诊科又是最危险的职场,付出多、收入低、压力大自不在话下,关键是风险高、安全感低,动辄被骂被打。

医少患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急诊科的独特景观,但长年累月“三班倒”,也无法化解急诊经常“减速”的症结;而即使过去“以药养医”等收入分配机制能刺激一部分医生的积极性,但在医生群体内部也制造了很大的不公平,以至于影响许多重要科室的积极性,比如急诊。

急诊往往是医患矛盾最集中的区域,被病患、社会、媒体用各种有色眼镜看待。与此同时,急诊科医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临床上,根本没有自己的“学术时间”,影响医生本人的晋升空间,使职业发展受到阻碍。

缓解急诊压力,储备急诊人才怎么办?从急诊医生的职业晋升、收入水平等多方面从长计议、综合作用,缺一不可,但降低行业技术门槛,让原本不合格的人加入,却绝非解决之道。

其实,升职、加薪作为技术手段,实现起来倒还容易,更关键的还在治好医生的“心病”,一味药足够:理解,或者说尊重。

单凭这一点,一则降分揽人才的通知,无意间给未来急诊贴上“劣等”标签,会让多少现职急诊科医生“病上加病”?

不再与“创收”挂钩,医学本质才得回归

廖新波(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

《通知》急“就医难”之全国之急,欲揽紧缺人才的用意和初衷是好的,但难逃为“落榜者”开辟“绿色通道”的实质。乍一看,像政策优惠,实际是政策歧视,是对儿科与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专业的不尊重。

现在中国的医学教育正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机会教育”,其从一开始就不是高分者的第一选择;而当读完高至天花板的书后,医科学生也并不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行医过程中“附加值”多寡来选择。

如何做才是万全之策呢?一是从招生就开始“计划”未来需求量,各专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年度需求量向社会招聘,儿科、急诊,甚至所有专业单列考试,让考生试前选择。一来避免歧视,二来考生可以根据供需与爱好来选择。

二是通过提高短线专业的最低工资或服务价格来吸引医生的扩充。尤其急诊与儿科,他们“创收”能力不如其他专业,但却需要更多时间和更高技能对待患者。

以儿科为例,解决儿童看病难的关键不是建立多少儿童医院,而应通过培养和提高儿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来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儿科医生短缺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支付制度的影响。儿科医生与其他科医生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是铁一般的事实,是“以药养医”的政策所造成的。

当医生收入不与“创收”挂钩,医生不管在一个地区的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一样可以体现自身价值。也只有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才不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只有医生的价值能够体现在知识、经验与疗效上,医学的本质才会回归。

分层诊疗应成制度突破口

姜玉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医改确实难,但现在这个降分招儿科医生的做法无疑最蠢。

要想解决我国儿童就医难的问题,制度突破应该是解决目前儿童诊疗模式上存在的问题,逐渐完善分层医疗,大多数患儿普通疾病的诊治是可以也应该在社区医院完成的,甄别出疑难重症,然后逐级转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儿童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儿科的就诊压力,也能让各级大夫各司其职,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也就是说,现阶段合理利用稀缺的儿科医生资源是当务之急,也是缓解看病难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如何让家长接受在基层诊疗呢?关键问题是加强基层儿科的服务能力,国家政策应向基层儿科医师培养倾斜,不但要提高基层儿科的硬件设备,而且要为基层儿科培养、输送人才,用配套机制留住人才。只有培养出好的社区儿科医师,家长才愿意带孩子去。

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如果有一些政策鼓励大家先到基层诊疗,比如只是普通感冒,初次就诊选择在社区或乡村门诊,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这样,很多人还是会理性选择的。

只有基层医疗赢得信赖,合理诊疗模式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儿科才能真正地形成良性运转,才能使大家看病更加容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事实上,只要基层医生能够处理常见儿科疾病,而且能够很好地判断出哪些疾病需要转诊上级医师或者医院,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基层医生。如果大家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能在疾病初期去基层儿科看病,其实80%的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可以在基层或者社区医院处理好,这样就能有效缓解目前儿科就医难问题。

医改政策设计需要给医患获得感

章婷(某沿海城市妇幼保健院医生)

饮鸩止渴,谁都没有获得感。

家长问,以后孩子生病,如何在有限的医生队伍里,分辨哪个是学霸,哪个是学渣?现职儿科、急诊医生痛心疾首,直言“尊严丧失殆尽!”读完了医学专业本科5年、硕士3年,即将参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调侃说,“以前进急诊或儿科是‘看上去傻,以后再进就是‘真的傻!”还有人替2015年以后、加试拿证的儿科或急诊医生们担心,“妥妥的一辈子都在同行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我所担心的是,如同派连交规都没考过的人去开大货车,旨在给“准医生”们“减负”的这项政策设计,是否会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更多的医患矛盾并陷入恶性循环?届时,事情大概不会如孩子生病、护士扎针,“第一针不行,第二针还不行,还在准备第三针时耳光就扇过来了”那么简单。

有人说,现在的医患矛盾是在替医疗改革行进速度太慢背黑锅,医改没有找对“抓手”之前,一定不能悲观,一定还要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降分揽才的政策尝试现在看来不仅无法激活资源紧缺、人员匮乏的急诊和儿科,反倒如一瓢冷水兜头浇下,让围城里的人更想逃离,围城外的人不敢近前。

更有针对性、更行之有效的尝试其实已有很多,比如看到儿科属于“政策性亏损”科室,有些地方已然尝试实行“价格补偿机制”,以寻求体系内的平衡。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急诊科医患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障碍之医方因素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纾困医患关系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儿科医生“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