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魄力只見“三無”,交通改革路在何方

2015-08-26 20:52
澳门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月票部門資源

對於文物保護工作的表現,社會文化司司長給予八十分的評價。對於交通基建工作的表現,好想知道運輸工務司司長會給予多少分?筆者就覺得難以給分,原因已不是關乎表現的好與壞,而是涉及態度和責任的問題。運輸工務部門一向讓人的感覺是力沒少花卻總無辦法,由輕軌建設、房屋政策,到交通措施、新城規劃,無一樣工作能說服群眾,總括而言一團糟。難道司長中文講不好,廣東話也欠靈光?想法未能表達清晰,導致執行上出現一堆又一堆問題。

可怕的是現時工務當局猶如三無部門,無記性、無口齒、無責任。因為忘記回覆,掉失十六幅土地,因為控車打退堂鼓,取消停車場月票可以講過不算數,因為規劃要滿足少數人,保護文物要退一步。表現出求次、隨便、任性的官僚特質,作為政府部門,責任何在?如果真要打分數,一個只會浪費公帑,又與民對著幹的部門,負責官員應當自動落台,不該繼續讓其做出有損民眾利益的措施。

別的不說,就拿今次取消停車場月票來說吧。眾所周知,司長兩個月前曾表示會逐步取消公共停車場月票制度,接著交諮委透露政府有意首階段取消繁忙地區十一個公共停車場月票及加價。雖然引起泊車市場波動,但社會普遍認同這是控車的第一步,亦是較易起動的切入點,以體現公共資源共享的公平性。然而,司長日前忽然“轉軚”,指不會取消現有公共停車場月票,新公共停車場將不設月票。無論是司長因言語表達上引起“美麗的誤會”,抑或順從了部分“民意”,社會只感當局在交通政策上搖擺不定,欠缺魄力,對本應破釜沉舟的交通改革不表樂觀。

我們明白公共政策從來不是零和遊戲,小至向月票制開刀,大至綜合拳控制車輛增長,都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神經。但公共停車場作為公共資源,因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適當調整,方能符合公共資源是服務社會大眾的宗旨。本以為當局今次動真格取消月票車位,孰知又是一場空,叫公眾失望。退一步說,就算取消月票車位可能涉及一系列法律問題,短期內難解決,當局也應將公共車位月票價格大幅調升,畢竟公共資源早淪為與“私人財產”無異,繳付與私人市場貼近的租金,亦理所當然。然而,政府連這一步都不敢去做,叫人如何相信其有管治威信?

運輸工務範疇涉及社會民生的基礎建設,與民生息息相關,一舉一動都關係著人民福祉。偏偏相關部門個性化突出,不是畏首畏尾,就是任意妄為,結果輕軌建設輸掉時間,房屋政策輸給樓市,新城規劃輸掉人心、交通措施輸給壅堵。掉下民意不顧,或僅考慮少數人利益,弄得滿城風雨,令工作更難推進,拖累澳門發展,吃虧的終是居民。這樣下去,澳門人的住屋、交通、生活均不見未來,動盪不安的社會來臨也就不遠了!

(澳門/楊憲勝)

猜你喜欢
月票部門資源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垃圾也是资源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
电子月票卡在205国道唐山段的选型和应用
定南縣長談全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