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与大学外语课堂的文化再生产

2015-08-27 01:43李宏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李宏岩

摘要:科技的发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也渗入到大学的外语课堂,外语课堂成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场域,再生产出学习者内隐性的文化、建构了学习者的意义空间,同时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空间,外语课堂也生产出了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外语课堂;文化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H3 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142-02

现代化的发展与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国家和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人们生活在一个流动空间和虚拟时间构成的网络社会,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文化的互动与渗入几乎涵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高校的外语课堂也毫不例外。现代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也与国际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接轨,根据课堂上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的策略。中国外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原汁原味的外文材料,采用多媒体以课件、视频、原版电影等方式,尽量模拟外语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外国文化,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携带着本族语文化的学生会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体验、比较,产生出新的课堂文化。

一、外语课堂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场域,再生产出学习者的内隐性文化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空间可以分出不同的场域,教育场域、管理场域、文艺场域、生产工业场域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场域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综合大场域。每个专门的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自主场域,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但这些场域又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结、互相渗透。外语课堂是一个很小的场域,课堂上有自己的教与学的逻辑和规律,但它一定要受到整个社会文化、甚至是全球化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交通越来越便利,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移动网络和新媒体的日新月异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能随时随地与世界发生的信息接轨,接受各种文化理念,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据了大部分的视野。使用多媒体,不断更新教学新技术,学生在外语课堂上学习到的是英美文化潮流信息,了解到英美国家最新发生的动态,这些都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语言的文化环境中。英美等西方文化借助外语这一工具,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与教师的视野,带来与本族语文化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语言总是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语言既有文化的性质也有文化的价值,语言的文化性质就是说语言本身就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文化价值是说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体现文化和认识文化的一个信息系统。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语言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现实,是文化的镜像折射,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语言中存储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历史积淀的结果,以各种形式世代传承发展至今,也就是说语言保存并记录了民族文化。语言学习包括共时的社会背景,历时的社会传统和群体完成或未完成的梦想,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外语界提倡加强外国文化的教学,对文化的学习是要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更好地理解、使用语言。比如,“eager beaver”“turtle-neck sweater”这样的短语,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就很难了解其真正的意义。河狸是产于北美洲的小动物,衔取树枝在水里筑巢,有很高超的技艺和独创性,短语意思是“性情急躁,为做成某事而卖力气”,比喻“为讨好上级而做事情过于卖力的人”;在中国通常用“拍马屁”或者“马屁精”来指称这样的人。Turtle在中国是侮辱人的词汇,比如“龟儿子”“王八蛋”;但在西方文化中就是行动缓慢,老实平凡的动物,所以“turtle-neck sweater”就是“长脖子翻领毛衣”的意思,而中国人听到这个词汇会不理解为什么把乌龟和毛衣联系起来。这就说明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了某一文化的语言,也就某种程度上学习了这一语言的文化,了解了这一文化的风土人情、人们的文化逻辑、思维惯式、甚至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文化的差异,如,英国人和美国人喜欢使用恭维语,可以自由地表达赞美的语言,尤其是对女性,外表、身材、打扮等等,有新变化的时候,似乎都要受到赞美,而这种对女性的恭维放置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或许就会引起误会、导致误解。

在外国文化的影响甚至说是冲撞下,学习者会经历文化调试,先以自我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来看外国文化,觉得学习外语是痛苦的过程,慢慢地会发现外国文化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形成部分的文化接受。再接下来会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每种文化的内在逻辑,有些学习者会产生外来文化的依附,有些会形成外来文化的消减,有些会在两种文化之间建立平衡,但无论怎样的情况,最终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形成认同。在形成自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也就再生产出了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某种显性的、系统的文化,是每一个个体私有的、内隐性的文化,这样的私有内隐性文化是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挑战、对抗、结合、融合的混合物,它虽不能形成类型或是特色用来描述、分析、解释,却可以成为拥有者的文化图式,解释世界、指导拥有者的行为模式。

二、外语课堂是一个建立自我意义的空间,能够再生产出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

大学的课堂文化是高校文化知识整体的组成部分,这个整体知识是一种公开的组织系统也是权威的体现,高校是教学基地,培养人才的空间,通过把整体知识解构为不同的学科模块来讲解与传递,成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再生产的教育平台。高校的知识是一种“下达”,与民间知识的“互渗…‘调适”不同,它带着一种强制性。不论是知识还是教育新人,其中枢纽是学科化,学科的功能化,其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工具理性和知识理性。要成为合格的大学生,一定要掌握外语,因此外语在高校的课堂上获得了神圣的身份,外国文化的了解、掌握成为必然。这样外语课堂就成为了本族语和外语、本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相互斗争的场地,在传授外语的过程中,为学习者制造了一个制造自己意义、实现本族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相互对话、相互了解的空间。外语与外国文化的习得打破了学习者原有的文化界限,通过外语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同一事物置于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来表示,不单单是模仿和迁就外语文化,而是在超越本族语的同时,达到了一个文化中间地带。中间地带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处于不断演变、不断拓展的的状态,与本族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相互连接。语言和话语是意义的载体与反映,怎样说话、说什么状态的话,直接表达了说话者的意义认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非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有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必然存在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所以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世界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具有主观性的,源于个体的意义建构。由于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对话与协商,可以使人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丰富、全面。外语课堂的结构空间中,外语知识的传授可以是标准化的,但意义的产生却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这不仅取决于外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互相交锋、互相冲撞、互相渗透的动态结果,更决定于个体的意义认同和自我意义的建构。

外语课堂是学校教育体制的缩影,学校教育有三个作用,即,首先,是“保存、灌输、神化”一种文化遗产的作用,这是它“最基本”的、“内在”的功能。学校教育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与技巧的传播,而且是把人们社会化,以适应特定的文化传统。其次,是再生产不等的社会阶级关系的所谓“外在”功能。它强化而不是重新分配文化资本的不平等分布,同时还发挥一种社会再生产的作用。第三种功能是所谓的“合法化”,通过把它传播的文化遗产神圣化,教育体系使人们的注意力偏离其社会再生产功能并有助于对其社会再生产功能的误识。换句话说,高校不仅生产出了文化,也生产了携带某种文化的人。外语课堂的存在及运转,再生产出了新型的文化,也再生产出了携带本族语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语言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内部心理情感和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同时也会带来外部行为的调整,一方面是认知心理会在行为中体现,另一方面文化的信息获取和知识的积累也会塑造人独特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知识习得的同时,通过参与、体验和实践,使这些习得转化为能力,并能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反思,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它们互为条件,并互相支撑。外语课堂的教学结构,让学习者调整、修改、增加了自己原本的认知结构,人类的文化有差异,也有共性。差异让学习者了解与自己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共性让学习者通过对比认识到文化的可交流性,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最后在外语课堂上、在长期的语言文化学习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图式,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有优势地位。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交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
如何与外籍采访对象进行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