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无“味”须警惕

2015-08-29 21:53邓勇军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刺秦王荆轲秦王

邓勇军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这个难点的成因众多,其间,自有文言文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等固有原因,也有教学中过分重“言”,而忽略“文”所带来的情感落寞。基于上述认知,当下众多语文教师便积极寻觅一种文言“趣味”的教学方法。如此意愿自然是良善的:中学生学业压力颇为繁重,不能在课堂上为他们营造出轻松而又高效的学习路径,特别是在大多中学生都畏难的“文言”教学中不能给予必要的“趣味”,那便是语文教师的失职。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面对“趣味”,当下文言教学中呈现出一种“过犹不及”的局面。

前不久,笔者整理了一下自己以前的教学资料,发现了一则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荆轲刺秦王》中最精彩的部分“廷刺秦王”。首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部分中,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生认真读书,查阅相关工具书。)

生:老师,关于“王负剑”一句,课文下面的注释是“负剑于背”,我不太懂它的意思。

师:嗯,“负剑于背”实际上就是“背着剑”的意思。

生:那为什么秦王“背着剑”才“遂拔以击荆轲”呢?我从没见着谁“背着剑拔剑”的。

师:这位同学的这个疑问很有趣。请大家积极讨论,猜测一下秦王为什么要“背着剑拔剑”呢?(众生讨论。)

笔者在课后记录中写到:“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提出‘负剑的疑窦,并引发出大家激烈且充满趣味的讨论。这让整个文言文教学充溢着愉悦。”显然,透过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我”也深深地被自己的那份“教学机智”所感染与陶醉。然而,现在静静审议这个“教学片段”与“课后记录”,值得深究的地方很多。下面,笔者针对当年“充满趣味”中的“趣味”一词谈谈现在的思索。

语文教学确实需要“趣味”。苏联教育家斯维特罗夫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也认为:“在课堂里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若不兴奋起来,课就很难上。课上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师生有没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有没有一种成长的幸福感、愉悦感,有没有一种智慧的发现和领悟。所以说兴奋是很重要的……”然而,历经了一定的语文教学实践之后,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是为了调剂氛围,或者满足师生对“浮浅”趣味的追求,便不顾一切地追求“趣”,而让课堂缺失了语文的本真“味”与语文“味”。

现在依稀记得,当年教授《荆轲刺秦王》的上述片段之后,笔者还邀约了几位学生对“王负剑”这个情节片段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几个不同场景的即兴表演,当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可否认,这样的课例,充溢着热闹和谐的“课堂互动”,在当下语文教学课堂中亦不乏市场。然而,只须要静静端视这样的课例一会儿,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学核心的“字词体味、涵咏”等“语文素养”的训练却随着“趣味浓度”的不断增加愈发减损,直至最终完全变了样:“语文课”成了“美术课”“音乐课”,甚而“历史课”“政治课”……

实际上,只要稍加细读课文,关于“王负剑”的缘由,前文说得很清楚:“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加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的急迫,秦王不能一时迅速地拔出“剑”“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只能在左右臣子的反复提醒中才意识到“剑”的存在与价值。秦王将剑推至背上,增长了拔剑的距离,最终才拔出了剑。对于上述的理解,都可以基于前后文的具体词句得出,何必让学生“凭空瞎猜”呢?说实话,当年笔者“折腾”了半天,自个儿也没搞清楚为什么“秦王”要“负剑”。

语文教学须要“趣味”,但不能有“趣”无“味”。特别是在以前“趣味”非常匮乏的文言教学领域中,语文教师更应警惕那种为了“趣”而“趣”,却忘了语文的“真味”与“本味”的教学行为与思维。endprint

猜你喜欢
刺秦王荆轲秦王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之死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