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理解区域活动

2015-09-01 06:04郭婧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活动区幼儿园区域

郭婧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就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而言,幼教工作者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行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认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有别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当代学前教育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原则,正确认识和理解区域活动是落实科学保教的有效途径。

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正是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和幼儿园游戏研究专家的大力倡导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和实践也在全国掀起了热潮。湖北省教育厅于2014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幼儿园活动区建设 推进区域活动实施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稳步推动湖北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笔者作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的成员,对湖北省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总体来说区域活动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来自于不少园所对区域活动的课程定位仍不够清晰,很多教师较难把握区域活动的实施,尤其是在与主题课程的融合上存在很多疑问。

区域活动的课程定位

游戏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的定位。幼儿课程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日活动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学习活动看成是对幼儿的教育活动,应该把幼儿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分类,可以归纳为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四类。

生活活动和学习活动是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活动,而游戏活动作为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其价值体现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在生活、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这四种活动形态中,游戏应是基本活动,因为游戏活动是幼儿最经常、最必需也是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活动,涵盖了各种活动的全部经验和内容。再次,在四种活动形态中,游戏既是其中之一,又是融于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运动之中的。因此,幼儿园要以游戏的形式来设计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运动活动。

区域活动的功能定位。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划分一些区域,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区域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究竟是有目的的学习还是游戏呢?问题的提出主要源自幼儿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又直接影响了幼儿园对一日活动的安排。

认为“活动就是游戏”的幼儿园,他们认为活动是幼儿的自主行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活动目标的达成时间不是强制的,因此,区域活动就是游戏,也就不再安排其他游戏时间了;但反对意见指出,幼儿的活动虽然是个体“自选项目”,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预设好的,幼儿的自主性有限,所以除了活动以外,还应该另外保证自主游戏的时间。

以上两种认识导致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分开或同时进行,前者分“活动时间”和“游戏活动时间”,或者称“学习性活动”与“游戏性活动”;后者只有一个自选活动的时间,这个时间里的活动中要么称“游戏活动”,要么称“活动”。其实,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但是学习不一定都是游戏。事实上存在不同性质的学习,如“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自发性学习”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这里把“游戏”和“探索”并列表述,是因为游戏行为有两类,一类是表现性行为,如角色、建构、表演中的自我表现等;另一类是探索性行为,如探索环境与材料。而探索行为也有两类,一类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发探索;另一类则是教师预设环境中的诱导性探索,所以游戏和探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此可以看出,游戏是自发性学习的一种,但由于游戏的不确定性,每个幼儿从中获得的经验是不确定的;探索是一种发现性学习,有时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幼儿会自发探索,这种探索也是游戏,所以这类活动既是游戏也是学习。

区域活动的基本类型

幼儿园活动区是根据活动内容的类别对空间进行划分后的区域。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认为,活动区可以分为四大类型的功能区域,即: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表现性活动区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导向,通过投放各种开放性材料,为幼儿提供自主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幼儿在这类活动区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表达意愿、展示能力、体现天性和潜力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类活动区包括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和美工区。

“探索是以未知为导向,使幼儿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从而获得新知,以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探索性活动区则是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去发现、探索,包括智力游戏区、科学区、沙水区和种植养殖区等。

运动性活动区是指在户外场地上进行的,以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幼儿天生具有好动的特点,运动也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运动性活动区包括固定运动器械区、可移动运动器材区和自然游戏区。

欣赏性活动区主要包括阅读区和展示区,这是幼儿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重要区域。阅读区以图画书为主要内容,有的幼儿园既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还在班级活动室内设置阅读区。展示区是把未知事物,以一种环境布置的方式展示给幼儿观看。

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如何与课程的主题活动相关联,其材料投放和指导策略如何与主题活动形成有机互动?以下举措可促进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

区域活动根据主题需要投放材料。目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多采用主题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围绕当前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将主题目标和主题内容物化在活动区的材料中,引导幼儿在自由自主的区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目标。随着主题目标的推进,教师应及时地更换活动区中的材料。这样,学习活动中的个别化练习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完成,区域活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能通过学习活动来解决。一方面,教师将主题教学活动中部分可操作、需要实验、探究的活动直接放在活动区进行;另一方面,幼儿在区域活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又可以成为主题活动的生成来源。

幼儿在区域活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中有的比较科学合理,而有的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就需要组织与开展小组活动或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在分享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幼儿在主题教学活动的分享交流过程中,整理、修改、提升与拓展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经验,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困惑或想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此时,就可以再次开展区域活动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开展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挑战性与要求应该提高,而不能在原有水平上简单重复。

区域活动向幼儿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自由活动环境,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操作符合自己兴趣的游戏材料,都能参与符合自己愿望的游戏活动,由他们自己去感知身边的事物,去与同伴交往,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因此,区域活动能真正做到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

(责任编辑 王甜甜)

猜你喜欢
活动区幼儿园区域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