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助推水利大发展

2015-09-02 00:53赵宏伟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新者水利意见

赵宏伟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未来3年以及10年的“互联网+”发展目标,提出包括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绿色生态等共11项重点行动、40项重点发展任务、7方面政策举措、25项具体措施。《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国情、统筹全局,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意见》是新常态下推动互联网与水利行业深度融合的行动纲领,也是引导未来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蓝图。

《指导意见》强调,要针对水、森林、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

我国“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十分复杂,许多水问题难以通过简单的数据量化来解决,而“互联网+”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说,“互联网+水利”是水利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机遇,一方面可实现水利管理模式网络化、信息化的突破;另一方面“互联网+”将引领生产力的变革,促进新思维、新科技、新材料在水利行业更广泛地运用。

在水利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通过 “互联网+”可破解水利管理在时间层面、空间层面的阻碍,如通过远程数据的自动采集、监控、调度、分析、预警等功能,实现“不到现场,看现场、听汇报”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功能,便于及时、准确、整体地掌握区域范围的水情雨情,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保障。随着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收集与处理的水利、水务与水环境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无疑提供了抓手。另外,水利部门可以根据对区域水量、水位、气象、水质、蒸发量等信息的分析,为水资源调度、农业灌溉等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区域内各类水利设施按需自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对于水利事业来说,必须抓好改革与创新的历史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的战略,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做好“互联网+水利”的顶层设计,从而尽快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与利用、水灾害的精准预防与控制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新者水利意见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评“小创”,送好礼
邓枫:“创新者”和“探险者”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守正出奇话创新
是工匠,也是创新者
创新者:“孤独的”提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