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用新鲜全血替代血常规室内质控品的研究

2015-09-05 03:38姚书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低值参考值血细胞

姚书克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血细胞计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指标,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室内质量控制是血细胞计数质量保证的必要措施,优质合适的全血质控物是做好室内质控的关键。配套质控物质量有保证,但效期短,价格比较昂贵。考虑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用新鲜全血标本来做室内质控,并同时做传统质控,尝试逐渐取代传统质控品,用室间质控的结果进行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所用仪器为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质控品。

1.2 方法 每日审查血常规结果,找到3个标本,使之尽量满足5个指标,包括RBC、Hb、血细胞比容(Hct)、WBC、Plt,均有低、中、高3 个值。因为根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5-2012的规定:WBC参考值为(3.5~9.5)×109/L;RBC 参考值为(3.8~5.8)×1012/L(不分男女);Hct参考值为0.35~0.50(不分男女);Hb参考值为115~175g/L(不分男女);Plt参考值为(125~350)×109/L。若低于参考值下限则称为低值,若高于参考值上限则称为高值,位于参考值之间则称为中值。放置在2~8℃的冰箱中。次日,把冰箱中的标本放在室温下,平衡1h后,随着其他血常规标本进行测定。同时每日做血常规低、中、高3个值的室内质控。

1.3 统计学处理 以当日测得的值为基准,∣(次日值-当日值)∣/当日值×100%,计算得到偏差值。应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并进行有关运算。

2 结 果

2.1 在一个月当中,五个指标的低、中、高值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各指标当日和次日结果

表1 各指标当日和次日结果

低值 中值 高值检测指标当日 次日 当日 次日 当日 次日RBC(×1012/L) 2.97±0.67 2.97±0.69 4.68±0.59 4.65±0.59 7.06±0.88 7.05±0.86 Hb(g/L) 89.4±20.4 89.1±20.2 139.4±17.3 139.5±16.9 206.1±29.9 205.5±30.3 Hct 0.280±0.058 0.285±0.061 0.415±0.045 0.419±0.046 0.612±0.100 0.618±0.095 WBC(×109/L) 2.67±0.56 2.78±0.58 6.42±1.56 6.55±1.60 16.73±5.26 17.12±5.26 Plt(×109/L) 70.3±25.0 71.9±24.9 235.9±63.6 237.1±67.7 480.2±111.9 481.1±110.4

2.2 5个指标中,包括低、中、高3个值,所有的最小偏差均为0。而同期的室内质控中,低中高三个值均未失控。在低值室内质控中,WBC 和Plt分别有一次预警,和用新鲜血所做的WBC低值偏差曾经达到15%,Plt低值偏差曾达到26%相同步;即便如此,和WBC<15%;Plt<25%所允许的偏差值也是基本符合的。与此同时,就仪器的准确度来说,所开展的血常规省和卫生部室间质控中,各项指标也全部合格。新鲜全血当日和次日五大指标偏差情况见表2。

表2 各指标偏差情况表(%,绝对值)

3 讨 论

血细胞计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指标,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每个细胞分析仪使用其配套的试剂、质控物和校准物等[1]。室内质量控制是血细胞计数质量保证的必要措施,优质合适的全血质控物是做好室内质控的关键。配套质控物质量有保证,但效期短,价格比较昂贵。岳育红等[2]、王文娟等[3]、肖秀林等[4]在其论著中,均探讨用新鲜全血做仪器间的比对,均未涉及用新鲜全血做本身仪器的室内质控。全血细胞计数(不包括分类)所用EDTA 抗凝血可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5],如在2~8 ℃的冰箱中保存,应无明显变化,考虑利用这个特点,来观察仪器当天及次日的重复性,如此连续下去,即相当于进行室内质控。考虑用新鲜血替代配套质控物,筛选出合适的剩余的血常规标本,放置在2~8 ℃的冰箱中。次日,把冰箱中的标本放在室温下,平衡1h后,随着其他血常规标本进行测定,同时用传统质控品做好室内质控。室间质量评价可接受的分析质量要求应该能够适用于室内质评的分析质量要求,假定次日和当日的变异的绝对值小于一定数值,就认为仪器的重复性是可以接受的。如RBC<6%,Hb<7%,Hct<6%,WBC<15%,Plt<25%[5]。事实上,在一个月的观察中,WBC低值偏差曾经有一次达到15%,Plt低值偏差也曾经有一次达到26%,和在同期的配套低值质控中,WBC和Plt分别有一次预警相对应。在5个指标中,包括低中高3个值,所有的最小偏差均为0,平均偏差甚至低于1/2NCCL(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可允许值。在当月中,也正好参与了省及卫生部的血常规室间质控,其结果也都全部合格。这说明,使用新鲜全血标本,用这种方法做室内质控,是可以替代配套质控物的。

目前,用新鲜全血代替配套质控品做室内质控,方法又较简便容易操作的,文献上报道的并不多,该方法若想得到认可,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或许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1]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7.

[2]岳育红,丛玉隆,王清涛,等.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及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6):466-467.

[3]王文娟,王佩佩,李雪芬,等.新鲜血比对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1):88-92.

[4]肖秀林,艾红梅,李莉,等.Excel数据点折线图在血液学检验仪器间比对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2005,20(1):78-81.

[5]申子瑜,李萍.临床实验室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低值参考值血细胞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套餐式管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医院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究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