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可复制吗?

2015-09-09 16:10枣泥
出版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梁文道理想国栏目

枣泥

优酷土豆和出版品牌“理想国”自制文化系列节目《看理想》开播近一个月来,其系列节目《一千零一夜》《局部》《听说》相继揭开面纱,除了在流量上创下高端文化类节目最快破百万记录,更是发展了包括李健、蒋方舟、高晓松等在内的一大波明星用户。视频得到了具备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精英人群的青睐,也引发了一场“文化饥渴”潮。

其实,将书籍与影像手段相结合,早在上个世纪的电视黄金时代就已有人进行过尝试,像央视制作的《读书》栏目、北京电视台的《书香北京》,台湾蔡康永主持的《今天不读书》,香港梁文道主讲的《开卷八分钟》……等等。这些栏目请来的嘉宾,都是文化圈知名的读书人或文化学者,他们希望借名人效应将阅读这件事推广出去,用个时髦的词,这些人都是“阅读推广人”。

然而,这些节目无一例外的被时代所淘汰了,“读书”成了收视毒药,无人敢再碰。月转星移,当迈入互联网+,“贼”心不死的读书人,再次兴起这个念头。图书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看理想”的成功,似乎令热爱阅读的人有了新的希望。

那么“看理想”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

从本质上看,“看理想”这个视频计划可以视作一种营销手段,既然是营销手段,当然可以学习、模仿。不过学习要学到点子上,模仿也要有技巧。“看理想”最大的成功,就是对互联网+经济中的最大主体——“粉丝经济”的准确理解,以及炉火纯青的运用。

看过视频的都能看出一点,这个栏目打上了非常鲜明的“理想国”logo,即使是偶然点开看的人,也能立即联想到“理想国”的图书品牌。布景、配乐、灯光,还有那种淡淡的、娓娓道来、毫不花哨的叙事形式,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品牌有极深、极到位的理解,很难做到线上线下如此统一。鲜明的风格,会令理想国的粉丝感到亲切,而看到熟悉的大家身影出现在镜头里,相信梁文道、陈丹青、马世芳的粉丝一定会在屏幕前捧腮尖叫。

充分利用已有作者资源、读者资源,令出版方融合在视频里的“边看边买”模式得以实现,而联合优酷土豆这一网络视频行业的龙头,又令其得以在更广阔的人群中“开源”,吸引更多新的粉丝。吸引粉丝的利器,则是视频独特的“讲故事”风格。

也许大众会对一本标题晦涩、内容深奥的书缺乏兴致,但是却没有人会拒绝在碎片的时间里听一点有趣的故事,增加自己的见闻。过去,不识字的人往往是靠“说书先生”学会了仁义道德。现今,互联网+时代,曾经高不可攀的学者,化身在街头、陋室、播音间里给大家讲故事的“说书人”,给普罗大众讲述自己热爱的事,借由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将人们引向文字的世界,变成图书的粉丝。因此如果能从这些方面精确入手,“看理想”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粘贴的。

(本文作者图书译者)

猜你喜欢
梁文道理想国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直销理想国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梁文道家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