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变迁下的高校对话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5-09-10 09:25闫嫚
经济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对话核心价值观师生关系

闫嫚

摘 要: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迁而变迁。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随着我国的经济而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是国家的生力军,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变迁有着重大意义。对话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新形势,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对话师生关系既是知识的流动和生成也是价值观的碰撞与构建。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是应有之义。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 对话 师生关系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97-02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概览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维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影响以及高校改革和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总体趋势是从价值核心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从单一转向多元、价值目标由理想转向现实、价值形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郭维平,2000)。在廖小平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逐渐发生了从一元价值现向多元价值现、从整体价值现向个体价值现、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现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当然这种价值观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深刻反思之后,90年代正式形成。形成后的价值观具有多元化、个人化、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特征(廖小平,2013)。在关于价值观变迁的原因方面,兰久富认为,价值观念变迁的内在根源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变化,外部动力则是外来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兰久富,1999)。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上进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进行的。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中构建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是应有之义。

二、对话师生关系的概述

林远辉采取了两种他认为最符合的师生关系的定义。第一种是指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介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這种相互行的关系包含了双方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态度。第二种是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在教学中以“教”和“学”的方式形成的特殊关系(林远辉,2008)。蔡志良等人则认为师生对话在立场上是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通过言语和轻倾听、双向沟通、一起学习的方式,从而达到“视界融合”的关系与方式(蔡志良,2008)。张增田则认为,“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张增田,200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话师生关系是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与学生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对话关系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重新定义了,师生对话实质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和谐的和富有成效的关系。

朱观明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系列交流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尊严与权利,重视师道尊严,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很深的影响。他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即“共在”、“共生”(朱观明,2002)。这与对话师生关系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在谈到师生对话的条件方面,王向华认为,师生对话的客观条件是师生对立两极,而主观条件则是反向作用力。师生对话平衡需要师生关系的平等,要做到平等、爱、尊重和信任(王向华,2003)。

李森、吉标则认为师生对话具有与教学不可分离的相依性、平等身份交流的民主性、以语言为媒介的民主性、对话的主体、内容、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话结果的创生性的特点(李森、吉森,2004)。张建筑在分析高中师生对话关系的建构中则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相对平等、开放型互动、从实际出发、主体间交往的原则(张建筑,2014)。这为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对话师生关系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综合以上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在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方面,很多学者都从教育的本质、人的本质方面对对话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有力见解,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科学的方法。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变迁价值观下师生关系的建立

综合文献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现实化、主动性特征。而当代这种多元的价值观会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投射到课堂上来,在价值观碰撞的场所,作为师生关系中具有主导性的教师如何在当下价值变迁的情况下,结合接着多元等特点跟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方面的应有之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价值观的多元与变迁是趋势,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必须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导向。高校老师在课堂上须言传身教,将精神传达给一代又一代。

2.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观。在传统的师生角色上,一直是师生二元对立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历经多次教育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上升,在对教育负责的前提下我们还是应该改进一步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内在与情景的领导者(刘煜,2003)。只有平等,才能有对话上真正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创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对话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是引导着学生思想朝着一个扩散的方式进行,在这里可能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即学生在新的知识或者是理念生发出来之后,如何对就有的知识进行评判何为对,何为错,可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疑虑。如果按照传统的价值观来看,教师将焦点对准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打击和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势必减少。在现今多元视角的指引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引导学生肯定已有知识,并且相信学生有能力创生出新的知识和理念。

4.多角度肯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师生是对立的、有着严格界限的,而在对话师生关系中,教师将对学生的尊重和自尊心的关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是对学生本身价值观的一个肯定。这种价值观的对话师生关系,教师应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肯定。一方面,在对话过程中,关注学生本身的主观气质,如学生的耐心、幽默感、创造力、反应能力等,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技能,并且予以肯定。最重要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能从外显的对话中敏锐的捕捉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且引导学生慢慢形成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错误的给予纠正,正确的给予肯定。

參考文献:

[1] 郭维平.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与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校研究,2000(72-74)

[2] 廖小平.基于价值观变迁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试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3] 兰久富.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许高厚.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 林远辉.现代师生对话关系的发展及趋向[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6] 蔡志良等.道德能力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2005

[8] 朱观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4)

[9] 王向华.师生对话新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10] 李森,吉标.师生对话的特点及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1] 张建筑.平等对话型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2014

[12] 刘煜.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北京 100089)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对话核心价值观师生关系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