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导入之设计

2015-09-10 00:20成志萍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类型导入原则

成志萍

摘 要: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更是一门艺术,它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阐述了导入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归纳得出了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及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导入;类型;原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观众,让人产生继续观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心灵中的琴弦,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犹如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激发兴趣、进入智力振奋状态等作用。导入还像音乐‘定调,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向学生提出明确学习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和知识之间的转折与衔接。他们总是精心设计导入,讲究导入的艺术性。教师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思想情感。在语文教学实践上,我对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情境创设导入

情境式导语就是在讲授前,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某种气氛与整篇文章的气氛相吻合,力求达到文章内容与授课语言表达形式的和谐统一。这样能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讲授《鸿门宴》时可设计这样一段导语:首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教师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

教师在一开始并没直入主题讲解《鸿门宴》,而是放与之相关的歌曲来营造学习氛围,这样便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恰当的轨道,引起他们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情境。

二、补充式导入

有的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深刻,寓意含蓄,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前应设计一个补充式的导语,用以填补学生理解能力与课文内容之间的“空缺”。缩小学生理解能力“低”与课文要求“高”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导语的引导下,自然、轻松地进入知识领域中。

在讲《翠鸟》一文的第二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比较巧妙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鱼吗?鱼的味道鲜美不鲜美?(学生答:鲜美)。对,鱼的味道鲜美,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出示翠鸟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一种什么鸟吗?它叫翠鸟。它生活在我国的东部和南方,它不仅长得美丽,并且有高超的捉鱼本领。即使再灵活的鱼也逃不过翠鸟的眼睛,它的确称得上捉鱼“能手”了。你们想知道翠鸟是怎样捉鱼的吗?(学生回答:“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段,看看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这段导语,从鱼好吃导入,开始一听似乎觉得不切题意,听后才给人以新颖之感。学生对小鸟比较熟悉,但对小鸟会捉鱼,爱吃鱼颇感新鲜,因此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补充这段导语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谈话进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即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以充沛而丰富的感情,精湛而富有魅力的谈话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关注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的空中楼阁》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们迈入高中门槛的时候,心中是不是开始有了自由、自立的情愫在你的心里呼唤呢?你们是不是也想拥有一个私人空间呢?我想一定会有的。假如给你充足的条件,你会把你的私人空间建于何处呢?下面,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1:我可能会把我的私人空间建在风景秀美的田园乡村,就像有一首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里所唱的那样:“让我的思绪在晚风中飘荡。”

生2:我想我会把我的私人空间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在那里展开理想的探求。

师:好极了,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我猜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向往已久的温馨小屋和理想天地,这小屋和天地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河畔……但这小屋和天地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与我们一样有着港湾家园寄托的作者的小屋是置身于何处的?他的小屋为什么称作“空中楼阁”?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5页,让我们共同走进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教师让学生畅想自己的私人空间将建在哪里,这样的导入很贴近生活,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很快进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谜语作诱

让学生在开课前巧猜谜语,引入主题。谜语是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智力游戏之一,用谜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利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很快进入教与学的角色。

如钱梦龙老师借班上一堂示范课,讲的是《少年中国说》,由于师生之间是陌生的,所以他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接着言明要进行一次智力测——猜谜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了,谜语的谜面是:“已经发了财还想做大官——打一人

名”。坐在前排的一女生大声说:“钱梦龙!”(学生哄堂大笑)。

特级教师钱梦龙把自己的名字编为谜语让学生猜,这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笑声中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陌生”变成了“亲切”,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了。这时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最敏捷,主动学习的心理要求最强烈。

五、测试步入

教师在开课时先让学生做一个心理测试来引入新课。心理测试能开启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营造快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例如,老师在讲《美腿和丑腿》时进行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上课之前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假如你在路上走着,发现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注意,你不要多想,说出你大脑里立即反映出来的东西。好,下面我提出四个答案:(1)高价宝石;(2)瓶盖;(3)镜子的碎片;(4)硬币。

生:选了不同答案。

师:看来,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达官贵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罢,谁不想自己活得滋润些、幸福些呢?那么,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才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教师在开课之前,很善于抓住学生喜欢心理测试这一特点,用测试学生的幸福观引到主题上,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信息引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天,在这个世间发生的趣事不胜枚举。用最新信息作为导语,它们贴近时代,反映现实,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要他们“愿意学”“乐学”。

例如《陋室铭》的导入,教师引用了学生最近很流行的串语开课。“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录像。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累,是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理云‘混账文凭!”

教师把流行的串语与本课《陋室铭》结合起来,感觉滑稽可笑、饶有趣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时代气息,活跃了氛围,这样导入,必将为课堂增色不少。

七、学生表演导入

表演导入法,尤其注重寓教于乐原则的运用。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个好的表演导入设计,常常集新、趣、乐、智于一体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或唱一首歌,或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节目,设置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

例如,有位老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采用报上的新闻作为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最近,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博得了崇高的声誉。为什么呢?因为他唱的歌,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下面我们也来共同唱一次,共同品味一下歌词大意。”教师把所学课文与最新的新闻联系起来,并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唱这首歌,使学生很快熟悉课文内容及感情基调,活跃了课堂氛围。

再如同学们分角色对《雷雨》剧情进行表演。

把《雷雨》所学片段,经过事先简单排练后,请几位具有表演才能的同学上台将这一片段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让学生容易入戏,熟悉课文思想内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表演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课堂气氛趣味盎然。

八、学生审题导入

学生探讨一些与学习新课有关的内容和背景知识,如作家和作品的情况,这包括作家的字、号、年代、籍贯、国度及生平事迹,还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学生讲述的内容很有知识性、趣味性,还有一定的故事性,因而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如《鸿门宴》是这样导入的:

生1:讲“破釜沉舟”的出处和故事梗概。

师:不错,讲得简洁、清楚。“畏缩不前”“推入死地”“以一当十”,这是多么形象啊。他说的就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时间是公元前207年,这一战加速了秦国的灭亡,项羽也以其勇猛威震,初步确立了其霸主地位,一步步走向他事业的顶峰。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四面楚歌”。

生2:“四面楚歌”的出处和故事梗概。

师:说得很好。刚才讲的就是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垓下之围。至此,身经七十余战未曾败北的西楚霸王以悲剧而告终。同学们想一下,从巨鹿之战到垓下之围,有几年时间?

生:五年。

师:是啊,短短五年的时间,项羽便由令诸侯“莫敢仰视”的霸王而陷入绝境,最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身首异处。是其兴也暴,其亡也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项羽本纪》的另一段“极得意的文字——鸿门宴”。“鸿门宴”可以说是项羽兴于巨鹿而败于垓下的转折点,通过学习,看看我们能否找出其中的原因。

学生亲自讲楚汉相争过程中发生在刘邦和项羽身上的故事,在共同探讨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故事当中,引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课下自己找相关历史故事并进行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总之,教学的导入技能在我国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总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结果,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教学的导入技能,从而使用教学的导入,使教学的导入技能在今后我们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凤桐.小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李颖.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类型导入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