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二手车政策并不友好

2015-09-10 07:22张展赫
汽车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交强险市中心二手车

张展赫

这篇稿子来源于一个微博,说美国留学生和欧洲留学生微信朋友圈的区别。美国是各种灯红酒绿、大v8、小钢炮、公路旅行,而欧洲的留学生就相对寒酸的多,基本就是“我在汉诺威转车”“米兰的公交好漂亮!”作为一个意大利留学党,我对于这条微博简直不能赞同太多。

导致交通工具差异化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两地留学生经济状况的差异使然,欧美两地对于机动车政策的不同以及交通状况的差异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意大利对于二手车的相关政策。

驾照门槛高

买车的前提是拥有合法的驾照。由于意大利不承认中国驾照,想要长期在意大利合法驾车的话没有一个意大利驾照是不行的。在意大利申请驾照首先要办一个这边的居住证明(residenza)。在没谱的意大利,跟政府打交道实在是难上加难,相关政策自相矛盾,如果不是房东老大爷帮我据理力争了一上午,可能我的驾照计划就会夭折在摇篮中。接下来,严格的理论考试,加之作为小语种的意大利语,对于相关专业词汇掌握得并不多的我们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念,是很难考下驾照的。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人的买车梦就破灭在了考驾照的第一步。相比较而言,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北美、澳洲在理论考试方面就相对容易得多,至少生词会少很多。

高额的交强险与过户费

这绝对是在意大利被人诟病最多的一条机动车法规了。对于交强险,意大利有着一套相当细致完整的体系,这是一个分等级的制度,从1-14级保险金额逐渐递增。等级的算法与机动车持有人的年龄和驾龄有关。

以笔者为例,第一年取得驾照,20出头的年龄,是妥妥的14级保险的。而上文提到的笔者的房东,开了大半辈子的车,年龄驾龄都长,他的保险等级是1级。另外不同的车型,根据发动机功率、车身自重、车辆用途等等又用cv数来加以区分。

举个例子,先以房东的车来说,阿尔法罗密欧的159旅行版,1.9T柴油,150cv,房东每年的保险大概400欧,而如果是我买了这样一款车上保险的话,保险金额会高达2500欧左右。所以,在意大利,买一辆二手车只需要几千欧,可是两三年的保险钱却足够买一台新车了。并且如果有事故走保险的话,次年的保险会直接降一个等级。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车在发生小的剐蹭事故后都选择了直接骂两句走人。相比降级,一般修车会更加划算。

报废贵

意大利不存在强制报废制度,私家车统一都是两年一检,报废纯属自愿。而由于报废价格高昂,很多车主宁愿以一个很低的价钱卖掉自己的旧车也不愿将它开进报废场。这也就是能从网上找到几百欧的二手车的原因。而由于这些车的存在,二手车市场也变得鱼龙混杂。前几天,我去都灵郊区看了一辆阿尔法156,只卖600欧,车况也还不错。而车主只字未提欧二排放标准及以下的柴油车不允许进入都灵的事实。这些都是之后和一家修理厂的技师闲聊时得知的。

交通状况复杂,停车位难求

虽然意大利的交通规则已经很完善了,但道路设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高速公路的限速牌130和60只隔了百十来米的情况我遇到过;下起雨来路中央积水的高速也遇到过;高速上突然出现了十米凸起的铁轨这种奇葩情况也遇到过。

另外,每个城市的市中心限行区域(ZTL)这个规定也是意大利独有的,也就是说市中心区域,除了特权车和市中心居民,其他人是不可以开车进入的。并且由于标识含糊不清,很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限行区中,于是不明不白的收到很多高额罚单。

猜你喜欢
交强险市中心二手车
无法投保交强险的电动四轮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人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百度指数再创新高,瓜子二手车品牌影响力领跑行业
二手车限迁有望年中解除
送礼
1.2万美元二手车“守稳”年轻车主
平安高管高薪卷入“交强险风波”
二手车购买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