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现代性与价值观

2015-09-10 07:22姚文帅
人民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现代性价值观

姚文帅

【摘要】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意识在具有社会共同方式的自觉水平上形成的。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村镇社会的价值观,在人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逐步演化发展。价值观的演变,一方面折射了传统、伦理与道德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了社会、文化与制度矛盾,究其根源是发展的“现代性”意识向度所为。

【关键词】价值观 现代性 村镇社会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价值观是指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价值观研究不仅能掌握人们深层心理特性,还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价值观念去解释社会矛盾、个体行为的差异和文化影响的因素。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改变着人们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村镇社会的价值观演变是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性”意识向度所为。

改革开放前后村镇价值观的演变

改革开放之前,村镇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在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体制的模式是“三级所有(即生产资料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拥有),队为基础”。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人与人之间是互助合作关系。这种体制在初级社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之后高级社阶段则呈现出很多弊端。集体劳动,同工同酬,个人的劳动力和创造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这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改革开放初期首要的任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然而不论初级社,还是高级社,维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其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提供了物质保障;平均分配的生产关系激发了在封建压抑下的新型农民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上需要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部落的冲突,人类逐渐体会到了集体生活的优越性。人类从氏族、部落、族群、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建立起了“集体心理特征”和“集体思想情感”,并演变为人类改造自然、造福社会、完善自身以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形态,尤为强调整体观念与家国思想,这就造就了中华民族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优良道德传统。解放前,我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国家千疮百孔。解放后,国家百废待兴,落后的生产力要求集体主义精神来重建家园。我国先后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政治上的工农联盟、生产资料的公有、劳动的集体合作,这为集体主义蕴发与产生既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导。因此,这一时期集体主义具有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集体力量,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成为当时至高的道德体现。

对于村镇社会主要成员—农民,他们从封建的、战乱的、受压榨的旧社会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的身上既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充满憧憬。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自身的付出和国家的日益强大对他们的鼓舞,在这样辩证的实践中逐渐强化了他们对社会主义认同的价值意识。这种价值意识在实践中的不断强化形成了这一代人的价值观—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传统的伦理道德的社会文化,又有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共鸣,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完成了社会文化的整合。

改革开放以后,村镇社会的价值观是“主体性”的回归。联产承包责任制,唤醒了人们的个人意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这种制度整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但这种经济制度的整合“形式上”①打破了原有集体观念的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这种由集体所有制和集体劳作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转换,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弱化了人们的集体意识而强化了人们的个体意识。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性质,只是将原有的土地分包到户,但这种以形式上的生产资料的“私有”为特点的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极大地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土地的投入和从土地获取的收益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缴足国家的留下就是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利益和风险的共同体,避免了传统模式的机械性。其次,农民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形成了良性的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再次,增强了生产的灵活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农户,生产变成自己的事,面对农产品市场的价格行情可以自由的选择生产。能够对变化的自然环境和市场信息做出迅速的反应,继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事实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就应该真正着眼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让农民的主体性价值凸显出来,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实质上改变了传统农民的生产模式、经营意识、主体身份和地位,从而促进农民价值观的变迁。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唤醒人们自由、竞争、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转化,导致对既有的价值观的反思、批判和否定,而随之新的价值观在人们的视阈中逐渐重构。村镇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悄然转变。这种转变尤其表现在“农二代”的身上,人们也称之为“80后现象”。

土地农民到工业农民的转变,促进对自身主体的认识。我国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长期以来阻碍着农村与城市互动与交流,改革开放后,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为这一二元对立打开了一个缺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批的劳动力从农村中解放出来。同时,城市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民的进城开辟了道路。农民工应运而生,他们放下了“锄头”爬上了“脚手架”,他们与自己父辈一下子处在不同的社会分工体系之下或者是兼顾两者之中。城乡的变化以及职业的转变,使他们置身于新的世界中。城市的文明与农村的落后,传统与现代,不断的剥蚀和修改着他们原有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③他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而是正在成为工人或商人。尽管他们并没有城市人的身份,但他们的价值意识中已经融入了城市精神。他们已认识到自己“身份”在融入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困惑与无奈。城市福利、保险、医疗、教育等等阻碍了他们城市化步伐。他们的意识中他们是中间体,既非农民也非市民。

村镇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必然性分析

从村镇社会的演变中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后,两代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首先,从价值观的特点上看,改革开放后村镇社会两代人的价值观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变,由强调“集体”向凸显“个人”转变。由改革开放前强调信仰、信念、理想是“集体”的信念、信仰、理想,向信仰、信念、理想凸显“个人”的信念、信仰、理想的转化。把个人置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淡化了集体观念。

其次,从价值观的形式上看,集体主义信仰下降,主体意识、利益意识两代人都增强了,但农二代更鲜明。具体表现在两代人的群体情绪和对现实社会的评价上。乡土长者们厌恶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庸俗和浮躁,他们明确反对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怀念他们从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所获得的平等和所创建的“共同体生活”,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是他们丢不掉的情怀。农二代们向往城市的现代生活,他们以利益为中心,坚持自主与自由,渴望公正。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

再次,农民工“处境”多元性,必然引发多元价值观。一是因为农民工主体的多元性。农民工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主体的多元,因而价值观必然多元。二是由于农民工生存的“偶然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由于农民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分工、交往关系、生活条件等等大多是偶然的,“这正是由于他们作为个人是分散的,是由于分工使他们有了一种必然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又因为他们的分散而成了一种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联系”④。身份的不确定、职业的不确定、交往群体的不确定、居所的不确定,决定他们价值观的不确定。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观的碰撞之中,体现出价值观的多元性。这种“多元”不是一个稳定的多元,而是在不同场域下的多元。他们不断地寻求不同的价值观应对偶然的“场域”的变化。这些“场域”的变化事实上为他们的价值评判带来了迷茫,使他们对于价值应有的“善”困惑不解,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多元价值观是应对社会生活的无奈。

村镇社会价值观演变实质是“现代性”问题的观念反映

“现代性”是西方哲学的重大问题。“现代”一词大约出现在5世纪,“现代性”从十八世纪后期才开始成为“哲学”讨论的主题。它发端于西方启蒙运动,孕育于农耕文明,出现于工业时代。从语义学的角度看现代性的中心词是现代,现代描述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时代,变化是现代性的灵魂。而从语用看,现代性则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时代意识”。它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和经验的概括,又具有价值诉求和价值评判。我国的现代意识启蒙于民国初期的“维新运动”,现代化建设发端于新中国的成立,加速于改革开放,现代性问题的出现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现代性,我们都应该从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解构现代性在两个方面带来的变化。哈贝马斯认为:整个社会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经济、政治行政和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系统对社会的整合是“社会整合”,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对社会的整合是“制度整合”。社会整合依靠人们在交往中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而制度整合的主要是凭借国家权力和市场。因此,现代性概念本身就蕴含外在制度结构的现代性与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的整合,前者以理性化为原则,后者表现为感性价值的诉求。现代性就是在不断的社会整合与制度整合的过程中超越“现代”而体现出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文化心理的“主体性”和社会制度的“规范性”。因此,哈贝马斯指出,现代性的核心原则是“主体性”。现代性的特点就是“现代不能或不愿再从其它时代样本那里借用其发展趋向的准则”⑤。因而它必须创新自己的规范,不断重新审视自身得以确立的一系列观念和原则。因此现代性问题必然反映传统道德文化与建构现代社会制度结构的和谐性危机与意义危机。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正是现代性应有的困惑。

村镇社会价值观的对立正是社会结构的现代性与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性的矛盾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大集体”的物质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劳动的公有,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泛化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大集体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这是制度的现代化整合。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制度的整合没有同生产力的要求同步进行,这就导致了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对立的加剧。

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的伊始,当大批的农民有意识地进城务工的时候,正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时期。而我们没有从制度上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给农村二元结构破解带来更加困难的“现代性”问题。这些“制度上”的现代性问题长期积压必然导致“社会”的现代性问题。从前面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村镇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可以看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碰撞。这些思想上的碰撞表面上看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分野,实质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性”的回归。这种主体性的回归就像笛卡尔的“我思”一样,唤起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从“物我”、“他我”向“本我”的回归。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交换、竞争、自由、民主逐渐进入了“我思”的范围。尤其是“农二代”们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人,他们不懂农业,更多的出身在城市或城乡的结合部。他们从小就体验到身份地位带来的不公平—上学、就医、居所等。这无形中给他们心里带来了焦虑和反叛。这些焦虑和反叛在他们的意识中逐渐表现为对“公正”和“自我价值”的诉求。事实上,村镇社会价值观转变所隐含的“现代性”问题不仅表现在村镇社会两代人价值观的矛盾上,更多地反映在社会的诸多领域。这些矛盾具有“现代性”的特征,因此村镇社会价值观演变实质是“现代性”问题的观念反映。

总之,村镇社会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分工转型,不同阶段,伴随着物质生产生活的改变,价值意识先于价值观发挥作用。人们在不断的价值判断和实践中价值观发生了转变。“现代性”意识是导致两代人价值观分野的深层原因。然而,现代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性代表着对客观世界的理智态度、对道德和法律的普遍规范以及自我实现的人格的理想塑造等,并非现代文化的错误观念,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审视、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代价,提出有益的解决办法。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本文系作者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民族地区村镇社会公正研究”(Z2014056)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强调了土地经营权下放,不同于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农民,农民承担一定的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民只有经营权、使用权,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

②《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③④《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页,第83页。

⑤[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责编 /张晓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现代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重构现代性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