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市场环境下 量化对冲基金如何“杀出重围”?

2015-09-10 07:22王联欣
投资与理财 2015年20期
关键词:期指股指对冲

王联欣

近期,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正在面临严格的管控。

如果说中金所在8月底上调非套保持仓保证金的举措只是为了抑制股指期货的过度投机,那么9月2日的四条“狠招”就相当于掐住了股指期货的七寸要害,将对期指投资者产生极其致命的影响。首先,股指期货的短期投机者(包括套利交易者)已经几乎被宣判了死刑,当日开仓又平仓收取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意味着日内交易成本的急剧上升,而单日开仓10手的限制则能够显著压缩期指策略的运行容量;其次,尽管套保账户除保证金上调外并没有受到中金所的其他交易限制,但因为期指多头的交易受限,套保账户很可能面临没有交易对手的尴尬局面,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套保策略的执行造成影响。从9月7日开始至今的期指成交量就是最好的证据,日均1.87万手的IF主力合约成交量已不足历史的二十分之一。

回到国内的量化对冲基金,如果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继续运行,首先要将仓位降低到7成以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留存足够的现金以支付40%的期货保证金;其次,为了可以在3天内将对冲的仓位从零加至7成,产品的规模就必须控制在4300万以内,因为每天的股指期货开仓限制为10手,而如今的IF合约价值约在100万左右,3天内最多也只能够卖出3000万的IF合约;最后,我们还不能够一次性卖出10张期指合约,因为当前的期指已无法提供相应的流动性支持,从盘口数据来看,买一的实时挂单往往在3手以内,而买卖价差的波动也十分频繁,所以我们需要将10张期指合约分5次甚至10次进行交易,并逐一盯盘操作,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有效降低流动性缺失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毋庸置疑,阿尔法策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是步履维艰,加之股指期货长期大幅贴水,量化对冲基金已经不得不去寻找新的交易机会,以满足管理资产的增值需求。所幸市场依然不乏此类机会,比如商品期货的CTA策略、分级基金的套利策略、个股的事件驱动策略,以及基于海外期指的对冲策略等。不管怎样,量化对冲基金仍将始终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严格控制策略的收益回撤比,而这也是量化对冲基金区别于其他投资基金的主要特征。

猜你喜欢
期指股指对冲
晚秋时节话丰收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