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诱发猝死?

2015-09-10 07:22
大众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族史心源性血氧

近些年来,都市白领持续熬夜的猝死案例时有报道。精彩纷呈的世界杯比赛、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乃至加班工作都成为夺命杀手。那么,熬夜真的会导致人猝死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时常熬夜的都市人群要怎样自保?

熬夜是猝死的诱因

应该承认,持续熬夜的确是一些人猝死的诱因,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但是,熬夜并非猝死的根源所在,只有那些已经表现出心血管症状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

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数死于突发的心脏病。其原因是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一些人死于脑中风,其原因是血压过高使脑血管破裂。

深圳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郭小平指出,大多数猝死的白领患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者脑血管先天畸形,但是往往在尸体解剖后才被发现。

2014年2月,一名熬夜看 《来自星星的你》的潘女士突发心力衰竭住院,所幸被及时抢救。此前她已经有多年的高血压,达242/119 MMHG,但一直没有进行合理的医治。经急救后,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潘女士主动脉壁夹层形成。

当然,极端情况下,睡眠不足也可以直接致死。其中一种情况是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症,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通常于26~61岁发病,大部分人的发病时间为45岁前后。这种疾病的第一个症状通常是难以入睡;几个月后,患者产生治疗无效的顽固失眠症、神经机能异常等症状,通常可在2年内引起死亡。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与都市白领熬夜猝死基本无关。另外,针对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症,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医疗方案。

熬夜增加猝死风险

那么,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自诩身体健康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毫无压力的熬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熬夜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哈佛大学的一项针对70000名45~65岁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短不利于心脏健康——与每天睡8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间低于5小时可导致心脏病概率增加40%。其原因在于,短期睡眠剥夺就足以使交感神经系统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增加、糖耐量降低、心跳不规则,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先兆。

慢性睡眠剥夺能促进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展,而高血压、肥胖或代谢综合症等疾患恰恰是诱导心脏病发作的因素。此外,睡眠不足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失调,促使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水平上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增加中风的危险。

所以,即便是没有心血管病史和家族史的健康人,为了远期的生活质量,也不应不加限制地熬夜。

睡眠呼吸暂停亦可致死

另一种跟猝死相关的睡眠因素——睡眠呼吸暂停。其根源是随着年龄增长,鼻腔脂肪组织增加、肌肉张力降低。睡眠状态下肌肉松弛,容易呼吸不畅,也有一些人因为神经因素引发这一症状。与普通人相比,肥胖的人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更高。呼吸障碍发生时,呼吸停止可达10秒至1分钟,导致血氧浓度下降。正常人的血氧浓度为95%~100%,当血氧浓度下降到78%时,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将上升80%。睡眠呼吸暂停严重时,可因为呼吸暂停直接致死。

除了致死的极端情况,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因为睡眠对于调节血压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有着重要意义,而交感神经系统则调节心律和血管收缩。血氧浓度降低带来的不适会导致夜间频繁觉醒,进而干扰这些生理性调节过程。与健康人相比,呼吸障碍患者随着年岁增加,血压会有所升高,同时他们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也更高。

睡不好的其他伤害

睡眠不好不仅通过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猝死风险,还会通过其他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引起死亡或者伤害。

2014年,睡眠研究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基于10个国家5293个睡眠障碍患 者的数据发现,在过去一年中,209%的人发生过烹饪烧伤等家庭事故,10.1%的人出现过工伤,9%的人至少一次在驾车时入睡,还有4.1%的人由于打盹儿发生过至少一次交通事故。

目前,睡眠障碍已被认为车祸的风险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即便那些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也可能因没睡好间接导致死亡。

性别差异

睡眠不足对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更甚于男性。《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心血管介入杂志》上刊登的研究发现,与正常睡眠人群相比,女性睡眠少于5小时,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偶发性心肌梗塞的概率将上升2~3倍,而男性则暂时未观察到这一关联。女性睡眠不足与高血压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究竟为何会存在这样的性别差异,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反之,因睡眠不足导致车祸死亡的人以男性为主,这与男女性分工不同有关。

结论

熬夜并不一定导致猝死。但对于有特殊疾病家族史或者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熬夜有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因。对于普通人群,即便熬夜不会马上导致死亡,持续熬夜也将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产生逐步累积的负面影响,使日后猝死或其他死亡概率增加。(来源:新浪科技 责任编辑/墓乔)

猜你喜欢
家族史心源性血氧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怎样远离心源性猝死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细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十年来近现代江南家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