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也变脸

2015-09-10 07:22秦彧
大众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木芙蓉花色鸳鸯

秦彧

千姿百态的鲜花是植物们传宗接代的必要器官之一,更是大自然美丽精妙的造物。一些鲜花更像是学会了川剧中的变脸绝活,时不时换一张脸。

会变脸的花朵

金银花:土生土长的金银花是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它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变脸小能手。金银花那伸着长“舌头”的喇叭状花朵在绽放之时洁白如雪,一两天后会变成华丽的金黄色。香气四溢的金银花总是成双成对地两两簇生,它的花朵因此常常呈现出黄白分明的奇妙景象,前人给它取的名字实在是太传神了。

木芙蓉花:相比仅能改变一次花色的金银花,木芙蓉花的变脸功夫明显更胜一筹。清晨初放之时,木芙蓉花有着淡雅的粉白或粉红色的笑脸。到了炎热的中午,盛开的木芙蓉花像羞红了脸,渐渐呈现出娇嫩的朱红色。暮色沉沉之际,朝开暮谢的木芙蓉很快就会凋零,花色变成了更加浓郁的紫红。一日之内,花色三变,木芙蓉花因此有了“三醉芙蓉”的美称,古人亦称赞它是“晓妆如玉,暮如霞”。

鸳鸯茉莉:原产热带美洲的鸳鸯茉莉的变脸本领与木芙蓉花不相上下,风格却截然不同。刚刚盛开的时候,鸳鸯茉莉有着高贵神秘的蓝紫色面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花瓣的色彩越来越淡,从浅紫、粉蓝直至最终幻化成清新的白色。美丽的蓝白花朵丛生在一起,袭人的香气又神似茉莉花,它因此有了如此浪漫动听的芳名。

此外,鸳鸯茉莉的英文别名直译出来就是“昨天、今天与明天”,十分贴切地描述了它那善变的花色。

揭开变脸的神秘面纱

花朵们肯定没有机会参加魔法学校的进修班,那么,它们如此高超的变脸本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要从花朵为什么具有颜色说起。如果体内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朵们就只能呈现出纯洁的白色。所以,它们万紫千红的美丽容颜完全要归功于花朵中的植物色素。

植物的黄色系与橙色系通常是类胡萝卜素的功劳,红、蓝、紫等色彩则主要靠以花青素为代表的类黄酮色素来描绘。石竹目植物比较特别,它们的黄色或红色主要源于甜菜红碱。至于花朵中的绿色和茎叶中的翠绿色,则是来自叶绿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植物色素的名称全都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比如花青素就是一个大家族,广泛存在于众多植物的大多数器官之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的花青素,不论是分子结构,还是呈现的颜色,都不相同。

植物体内的天然色素都是一群个性活泼的家伙,环境中的温度、酸碱度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因素稍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色素也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朵与果实中最常见的花青素类色素,在偏碱性的植物体内通常呈现浓郁的蓝紫色,在酸性条件下却会变脸为漂亮的红色。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绝对,飞燕草色素也是一种花青素,但颜色却和植物体内的铝离子浓度高度相关,铝粒子浓度高的时候植物花朵呈现艳丽的蓝色,反之就是粉红或鲜红色。不少品种的绣球花色决定于花萼中的飞燕草色素,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活性通常比较高,因而可以培育出魅惑的蓝色绣球花。

仅仅一个花青素家族,就能在红、蓝、紫、黑等颜色之间玩出诸多花样。如果一朵鲜花上有多种色素的同时出演,不同色素之间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会使得花朵们的色彩魔术更加变幻无穷。

一旦体内植物色素的颜色或浓度发生变化,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大变脸。

高“智商”的诱导战术

如此煞费苦心地变化颜色,这些古灵精怪般的花朵们到底图个啥呢?在研究鸳鸯茉莉的过程中,生物学家们发现盛开的蓝色花朵对授粉昆虫的吸引力更大,即将枯萎的白色花朵却门可罗雀。

通过花色的显著变化,配合不同时期花蜜供应的多少,昆虫们慢慢就会记住什么颜色的鸳鸯茉莉花朵会提供更加慷慨的馈赠。因此,利用自己的变脸绝活,不动声色的鸳鸯茉莉得以与一众小“客人”建立起高效的互动机制,巧妙地指挥与引导昆虫们直奔需要授粉的新开花朵。

由此可见,花朵们这类奇妙的变脸行为,有助于减少它们吸引授粉昆虫的花蜜消耗,同时还能提高昆虫们的授粉效率,是一种节约双方资源的双赢策略。为了成功地繁衍下去,花朵们居然“琢磨”出变脸这种高“智商”的诱导战术,还真是用心良苦啊!(来源:蝌蚪五线谱 责任编辑/墓乔)

猜你喜欢
木芙蓉花色鸳鸯
猜猜这是哪张牌?
雨中的马
这两题很难吗
这些花儿爱变脸
小鱼笔袋
奇奇小笨探秘植物王国(四)会变色的花
芙蓉花
最爱猫咪花色TOP5
“作秀”的鸳鸯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