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2015-09-10 07:22张严平熊琳
大众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砒霜粒细胞白血病

张严平 熊琳

2015年9月19日,2015求是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血液病专家、83岁的张亭栋教授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张亭栋,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一生研究的“最爱”,就是砒霜。

对于砒霜,这一家喻户晓、谈之色变的剧毒物,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还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可疗伤治病。那么,张亭栋是如何走上用砒霜治疗白血病、“以毒攻毒”的道路的?剧毒的砒霜又是怎样在他手中变成了治病的良药?

砒霜静脉注射“第一针”

“将中药剧毒药物砒霜直接注射到人体静脉,这种尝试在当时无法想象。”张亭栋回忆当年的研发过程时,如是说。也正因当年的大胆尝试,业内医生给他这针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古今中外第一针”。

这第一针的启蒙,始于1972年。

那一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个公社卫生院传出了能治疗癌症的消息。省卫生厅为核实情况派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外科、中医、药剂科和胸科的5人专家组前往调查,同时具有中西医研究背景的张亭栋被任命为组长。

张亭栋和同事们前脚刚跨进公社卫生院,就被住院的癌症患者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诉说自己的病情:大肠癌患者说不便秘了,肝癌患者说不疼了,宫颈癌患者说不出血了。

正说得热闹,一位老人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对着专家组的赵教授问了一句:“赵教授,你咋来啦?”“怎么?您是?”“俺在你那儿看过食道癌啊!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下,以为没戏了,手术也没做就回来了。现在俺好多了,一顿饭能吃俩馒头!”

专家组立即将这位患者送往县医院透视检查,结果发现他的食道内肿瘤萎缩,堵塞得到有效缓解。

眼前的事实让专家组难以置信。仔细追问下才知道,原来,林甸县一位老中医用砒霜、轻粉和蟾酥等中药组方治淋巴结核,开始是用药捻子,后来由一位药剂师改为针剂。药剂师罹患皮肤癌的母亲正是使用了这个药方,涂拭患处1个多月后奇迹般痊愈。

因为卫生院最早是在1971年3月开始使用这种肌肉注射针剂来治疗癌症的,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713”。

冒险一试

“既然能治癌症,那能不能用这个方子治白血病?”高度的职业敏感让张亭栋很快联想到自己研究的白血病领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决定顶住压力,冒险一试。

砒霜、蟾酥和轻粉,在中医学界属于毒性强的药物,一旦不对症或者使用剂量稍有差池,就会陷病人于险境,甚至有生命危险。作为主治医师更是难辞其咎。正因如此,虽然“713”药方的药效得到肯定,却没有医生愿意继续研究。

面对质疑和危险,张亭栋选择坚持。

“白血病发病急,青壮年中发病率高,上世纪70年代没有什么有效药物,今天在你面前还好端端的孩子,两三个月后说没就没了。”患者死亡盖上白单被推走的那一刻,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让张亭栋的心一次次被刺痛。

于是,在同院的药剂师韩太云将“713”改成西药剂型的注射剂后,张亭栋开始了缜密细致的动物实验。在经过剂量调配和配方等多次论证后,他发现:轻粉对肾脏有伤害,而蟾酥有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单独使用砒霜治疗效果最佳。

这个结论让张亭栋兴奋不已,两年多来的研究总算有了初步结果。可是医学界质疑的声音却此起彼伏,到底要不要应用到患者身上?他们愿意尝试吗?万一真的出现问题患者如何救治?

这时,病房里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军人直接找到张亭栋说:“张大夫,您就大胆尝试吧!我们死了不要紧,只要能救活更多的人,砒霜我也不怕!”一位老大娘甚至还给张亭栋跪下哀求:“张大夫,俺在这儿住这么长时间了,相信您是个好大夫啊!您就救救我们吧!”

患者们的信任,让张亭栋热泪盈眶。1973年,经过上级部门核准后,张亭栋开始将三氧化二砷应用于临床白血病治疗。

张亭栋深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砷剂应用于临床的初期,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从早上7点到深夜11点,张亭栋始终坚守在病房,和病人在一起,寸步不离。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儿;饿了,就拜托同事去食堂打饭,几个星期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1974年,一个叫董秀芝的患者来到医院,怀有7个月身孕的她,牙齿、鼻腔等多处部位出血不止,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后,沉重的打击诱发了流产。在医务人员的鼓励下,她开始接受砷剂治疗。

让人惊心的是,仅仅4个月后,董秀芝便能够站立,12个月后,她顺利出院。1976年,董秀芝产下一个健康男婴,1979年重回工作岗位。

多年来,张亭栋心中始终惦记着董秀芝的病情,每年都会驱车回访。时至今日,董秀芝依然健康地生活着,成为世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的“寿星”。

实际上,张亭栋牵挂的患者并不只有董秀芝一个——直至退休前,张亭栋仍坚持对亲自参与救治的1200名患者进行回访、调研。通过调研,他发现:砷制剂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效果最好。如果没有并发症等特殊情况,白血病患者使用砷制剂的缓解率高达91%。

中药攻克疾病有巨大潜力

“中医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是祖国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张亭栋看来,用砒霜治病,中医药早有记载。三氧化二砷作为砒霜的化学成分,恰是用西医的方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用以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这项成果本身就是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式的肯定。

在荣获2011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之前,张亭栋的砷剂治疗白血病方法就已经在世界医学界引起轰动。1996年12月,张亭栋和时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竺受邀参加全美血液学大会,会上,陈竺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砷剂治疗复发的白血病症15例中有14例完全缓解,引发会场轰动。而率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张亭栋也被推上了世界医学舞台。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场报告后,与会专家们纷纷走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由衷赞叹中医的神奇。”张亭栋说。

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医学家砷剂临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团队通过将三氧化二砷持续缓慢静脉输注的方法,较大程度上避免了沿用30多年的三氧化二砷常规静点时发生率很高的“高白细胞血症”,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死亡率。在临床应用中,被誉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效低毒的新方法。此外,砷剂对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癌症的诊疗效果也在进一步研究中。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攻克疾病仍存巨大潜力,有待挖掘。”张亭栋说,中医学仿佛一座深奥的宝库,有太多的奥秘等待着人们去破解,也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有心人去探索。古老的祖国医学将走向世界的舞台,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和恩馨)

猜你喜欢
砒霜粒细胞白血病
鹤顶红到底是什么毒药?
万万没想到,你的身体也用84消毒液杀菌
7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砒霜可治疗脑癌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银器不管放在什么毒里都能变黑吗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