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合并是与非

2015-09-10 07:22陈和午
南风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国资委中央企业

陈和午

随着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的尘埃落定,国企合并目前已经站在新一轮整合重组的风口,并在中国A股市场上愈演愈烈。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合并重组传闻成为2月国企网络舆论场关键词。截至2015年2月26日,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国企合并”等相关信息逾17万条。对于国企合并的看法,32.8%的人认为国企合并是垄断行为,28.6%的人认为国企合并后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20.5%的人认为国企合并不利于民企发展,这3种有代表性的看法占据了舆情监测的前三位。

实际上,从国资委2003年成立后的10年,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兼并重组的道路,只是央企数量并未如提出的目标数量那样实现锐减。当时,国务院国资委首任主任李荣融一上任,就给央企改革定下目标:培育30至5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尽管央企在经历了自愿重组、国资委主导、成熟一家重组一家三个阶段的整合重组后数量下降了不少,但截至2015年3月,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仍共有112家,离李荣融当年定下的雄心目标差距仍很大。央企过去兼并重组、快速扩张的背后,央企的规模的确是扩大了,但兼并重组还存在许多并未完成的实质性融合,形合神不合的问题始终伴随其中,“重量轻质”恐怕可以说是最大的缺憾。一些央企热衷于粗放式扩张、做大规模的背后,是“3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的政治压力。

后李荣融时代,在王勇治下的国资委发布《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从2012年3月起,用两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旨在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而此背后的现实尴尬是,中央企业虽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多,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显示,还没有一家中央企业入围“全球最佳品牌100强”。

过去关于国企合并的传言也是时有发生,只是从来没有今年这么多而已,其背后可能是市场对习李改革新政下对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期待。毕竟,目前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控股的国企约有15.5万家,数量十分庞大。针对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4月27日关于“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国资委当日傍晚发布声明称,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尽管国资委对媒体消息进行了否定,但国资委并未否定央企合并的走向,而且政府部门很多时候是先做后说,市场对央企合并的预期仍然高涨,南北车的合并已经拉开了新一轮央企合并的序幕,国企整合这场扑朔迷离的大戏已然站在风口上。

梳理本轮国企合并的诱因,代表性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了打破央企之间的内耗,央企参与全球竞争能够实现强强联合和规模效应,实际上是国家使命下希望打造世界级企业,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曾竞相超低价互抢海外订单;二是为了解决央企的产能过剩问题,例如钢铁、有色、造船、煤炭等重化工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这些行业又正是央企扎堆的领域。国资委主任张毅在去年12月22~23日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直言:“大部分中央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的巨大压力。”国资委多次强调央企要积极参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然而,这两种说辞都并不很靠谱。首先,尽管央企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央企之间的内耗问题,但并非能够消除内耗,况且解决央企内耗不一定非得要通过合并才能解决,国家意志做强央企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一位退休的正部级官员直言,十几年来南车北车已经发展出了大批成熟的二三级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即使两家合并,共同接收海外市场订单,但旗下长春客车厂、株洲车辆厂等厂家间的竞争仍然无法避免。这些竞争仍会推高行业产能,造成过剩和内耗。其次,通过央企合并解决央企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也只是一厢情愿,央企产能过剩背后的实质是政企不分,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投资、行政保护下的垄断竞争经营之路。这也就是为何过去中央对控制产能过剩的决心一直很大,但效果并不好。这并非是整合、合并能够解决的,而是国企固有的体制造成的,合并反而会造成“大到不能倒”等新问题。

如果说朱镕基时代是做加法,那么,李克强时代就是做减法。20世纪90年代,朱镕基总理针对国企主要采取“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和国企上市的改革举措,首先是不断拆分国企,把军工等多个行业的垄断企业一分为二,以防止垄断竞争格局,当时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正是由原铁道部下属企业拆分而成。其次是让国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小型国企该卖的就卖,只保留大型国企。而在此背后的情势如复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所言,朱镕基推进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扭转中央财政收入的相对下降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纠正前一段时期中央向地方的过度分权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后果。但是形势比人强,李克强总理所面临的大环境已然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近年来特别是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国企“国进民退”之风愈演愈烈,国企垄断依然严重,国企的发展必然要在市场化改革下走向“重质轻量”。对于国企,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思路和目标是—精细化分类改革国企,让国企更加市场化。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企改革也是如此。国企整合的背后—这是一个全球整合的时代,整合决定成败。要盘活国企这一庞大的存量,增强国企活力、提高国企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整合又势在必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只是手段,强强联合未必一定能够融合,合并风潮并不必然让国企更加强大和市场化。事实上,国企整合风潮的背后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一是拉郎配问题。李克强总理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前,社会上下已形成一个共识: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简政放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政府做什么、不做什么很关键,这是新一届政府用法治“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政府既不能当“看客”,也不能“拉郎配”。然而,新一轮国企合并似有拉郎配的迹象,南北车合并实际上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不过,从历史经验教训看,不遵守市场法则,生硬的拉郎配重组整合往往会陷入失败。比如,汽车行业长安昌河分手内幕,兼并谁不是企业说了算,而是政府主导,政府拉郎配是失败首要因素。因此,国企合并的关键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国企之间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单纯的“拉郎配”、“减个数”最终只能造成合并双方的双重利益损失。

二是政企不分问题。政企不分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的难题,拉郎配的背后也是如此。说得好听一点,国企是背靠政府,面向市场。说得不好听,国企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附属物,官商一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毫无疑问,国企合并会减少一些官帽,但官帽短期来看并不会取消,红顶商人的问题难以得到实质性解决。这个政企不分的官商问题不解决,国企问题的根子就难以解决,即使国企合并也是如此。所以,国企新一轮合并如何让国有企业从政府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是新时期的一场改革硬战,思想观念、角色定位、发展模式、资本结构等都需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三是垄断问题。国企垄断一直饱受诟病,近年国企垄断问题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尽管从2005年的老“非公36条”,到2010年的新“非公36条”,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民企发展所面临的 “三重门”—“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始终存在。目前国有企业是航空母舰,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很多还是小舢板,新一轮国企合并之后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垄断,这是市场最担心的问题。近年来混合所有制之所以推进起来比较困难,民企不愿跟国企玩,实际上是航空母舰与小舢板如何“混起来”的问题没有解决,不增强民企的话语权,不打破国企的垄断,中央希冀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也即通过民间资本来激活国企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愿望,很大程度上就会变成一场空。

四是融合问题。当前许多企业在合并中,只局限于资源的实物重组,而包括统一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在内的深度融合则难以推进,这在国企表现尤为突出。新一轮国企之间的合并重组,融合是个大问题,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每个央企下面都至少有三级组织架构,如此庞大的分子公司整合起来绝非易事,何况不同央企之间的战略思路、管控模式、企业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合并绝非一日之功。例如,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的两大央企的重组基本上就是整而不合,将原本都希望做大做强的中外运和长航,拖向越来越尴尬的境地。况且,现在的央企是经过了过去10年兼并重组快速扩張后的新央企,有些央企整合都尚未完整,又要面临新的合并重组,融合难度可想而知。即使形式上国企合并在一起,但实质性的合并没有几年工夫是很难做到的,这在合并之前必须充分意识到,否则合而不和,领了结婚证也用处不大,最终还是会分开。

猜你喜欢
国资委中央企业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企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企业
企业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
国资委开查央企境外“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