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习近平访美之旅

2015-09-10 07:22丁洁
中国报道 2015年10期
关键词:西雅图中美关系主席

丁洁

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继“庄园会晤”和“瀛台夜话”之后,中美两国元首的又一次战略性沟通,也是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习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深入、坦诚、建设性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好评。这次外交大事件也成为我们观察美国各界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窗口。

中美双方核心关切有别

在访问前期,中美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己方的核心关切及政策立场。按照既定日程,本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的首站,就选在了位于太平洋东岸华盛顿州的重要工商业城市西雅图。英国广播公司9月22日报道称,习近平访美的重头戏似乎要先在西雅图上演,反映出中国在访问行程中对经贸和地方交流的侧重。驻新加坡的分析人士李明江表示:“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多负面因素,所以习近平主席希望改变这种态势,这是一个宏观目标。” 实现目标的一个策略是将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关系,同时通过公共外交,展现中国积极的形象。

相对于中方“求同”的立场,美国媒体更关注双方存在差异和分歧的问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她对中美关系总体基调积极,但也对海洋争议、网络空间和人权议题表示出强烈关切。

习主席访美之旅成果丰硕

本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和奥巴马总统利用私人晚宴进行建设性沟通互动。两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表态也十分积极,既肯定成果,也直面问题。奥巴马总统首先发言,肯定双方的合作态度和成就,随后就经济合作、气候变化、东北亚和南海问题、国际安全和全球发展计划及人权保护等问题发表意见。习近平主席也以经济合作为第一位的合作议题,先后谈及中美在全球经济、双方军事和安全合作、中国周边外交、网络合作和人权民主、国际发展与减贫、国际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由此可见,中美最大的共同议题仍是经济议题,这也是本次习主席访美取得最大共识的议题。美联社9月23日报道,当习近平在西雅图对中美商业大亨发表演讲时,大亨们最感兴趣的是中美投资达成协议的进展情况,该协议将为两国间进行更广泛的投资提供准则。该协议有望向美国公司进一步开放中国巨大的市场,为中国的对美投资提供更清楚的规则,为两国创造就业机会。《西雅图时报》9月22日报道,习近平以参观微软和波音公司开启了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凸显出这些公司对全球经济以及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重要性。

习主席访美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中美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进一步夯实共识,中国承诺启动全国性的碳排放市场建设,并将在12月的巴黎会议上共同推动达成全球气候变化协定。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25日报道,美中两国当天发布一项气候变化方面的联合声明,这成为双方合作的示范,美方将此作为两国能够一致行动、影响世界的证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25日报道,通过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双方凸显出世界两大经济体领导人共同的决心。

不容忽视的是,外媒认为此访使中美在分歧最大的网络安全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5日报道,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共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大突破。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25日报道,在习近平与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会上,美中两国宣布在打击黑客行为的广泛原则上达成一致,这一原则旨在制止网络盗取知识产权的行为。美国《纽约时报》9月23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发表讲话,称将与美国一起打击网络犯罪,并表示中国政府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

美国各界的最新“中国态度”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涉华舆论较为负面,习主席访美之前美国媒体也多在炒作网络安全、南海问题以及中国经济衰退等。但观察美国最新的“中国态度”还要将覆盖面放宽些,找准主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美国是个多元社会,看中美关系要看主流,看大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也认为,要把握美国涉华的主流,就不能只盯着最近美国媒体在说中国什么。

苏珊·赖斯在习主席启程前一天发表的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讲为白宫的最新“中国态度”定了基调。赖斯表示:“我们拒绝中美冲突不可避免的演绎推理和懒惰修辞。中美关系不是零和游戏,我们管理分歧的能力超过分歧本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认为,赖斯讲话的总基调比较积极,她强调中美管理分歧的能力超过分歧本身,这是一个重要表态。

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国对美投资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使得美国商界无法不关注习主席此访带来的信息。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对美投资2014年达到95亿美元。习主席在各项行程中传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也在美国商界引发了良好的反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主任兼首席代表彭捷宁表示,商界希望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前景给出有力的正面描述,消除美商界对于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疑虑”。美国商会最近在提交给奥巴马政府的报告中说,尽管对于美国公司而言,中国已经是一个6000亿美元的市场,但“应该不止这些”。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吴旭曾有一项研究指出,在关乎中国的整体认知和判断上,西方精英意见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存在着超出正常误差范围的“认知断裂”,普通民众更保守,他们的对华认知水准相对滞后,对中国的评价趋于负面。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2015年中美关系发展公众调研”发现,八成中国民众相信中美能互利共赢。美国皮尤调查显示,54%的美国受访者认同“美将遏制中国成为与美一样的世界主要超级大国”,28%的美国受访者认同“美会接受中国成为与美一样的世界主要超级大国”。

猜你喜欢
西雅图中美关系主席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NBA重回西雅图?
主席致辞
遇见西雅图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从西雅图到热那亚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