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访惠聚”工作组住村记

2015-09-10 07:22王凤娟任志宏
中国报道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访惠聚访惠工作组

王凤娟  任志宏

9 月9 日上午,灿烂的阳光洒在刚刚竣工的文化广场上,也照进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农场村村民的心里。此刻,农场村格外热闹,欢快的舞蹈,嘹亮的歌声,幽默诙谐的小品……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在场群众的眼球。邻村的各族村民也像过年一样,从四面八方赶到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也有了文化广场,日子比城里人更快乐。”

这个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就是兵团“访惠聚”工作组为丰富农场村各族群众文化活动而积极筹建的,也是工作组惠及民生的“清单”之一。

梦想照进现实

去年起,全疆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不仅践行“好人要让基层干部去当,好事要让基层组织去办”的理念,更是一次集中解决基层民生难题的总动员。三年内将有20万名机关干部走向天山南北的田野和村庄,走到乡村、连队的父老乡亲、普通职工身边,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首要任务。

“去年,兵团‘访惠聚’工作组进驻农场村之后,从县到乡、村,高度重视工作组的生活条件,工作组的宿舍就建在村‘两委’的院子里。”“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向记者介绍说,农场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喀什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里的特殊村落,全村143户、644人,维吾尔族只占49.68%,另外50%多的村民是上世纪80年代从各省迁来的,他们来自四川、云南、河南、甘肃、山东等地。

农场村“访惠聚”工作组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矛盾及时化解、遇到困难真心实意帮助。走访调研时,村干部和村民们都反映,希望能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组多方协调,最终向上级申请拿出100万元资金支持农场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决定启动建设文化广场和打两眼农田灌溉机井两个项目。这倾注了工作组成员的心血,更体现了兵团党委对地方的关心和关爱。

立项批复、下拨资金、施工建设……6月初,先期完工的两眼机井解决了村民农田灌溉用水的燃眉之急。8 月底,面积达到3025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成,并配备了舞台、篮球场、排球场、健身器材、灯具、绿化带、不锈钢围栏等。

“文化广场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培训、学习教育和文体活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对传播中华文化、弘扬先进文化,深入扎实地推进‘去极端化’教育、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进兵地团结和兵地融合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意义。”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党委书记黄忠强对记者说。

访惠聚 心连心

文化广场建成后,工作组又开始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奔走。张晓得知村民渴望在农闲的时候学习知识、开拓视野的想法后,与兵团党委宣传部、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等部门联系,希望能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建起阅览室。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图书处、中国报道杂志社、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北京新锐博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长城小站社会爱心人士等,捐赠了包括少儿类、文学类、法律类、科技类、种养殖类等图书供村民借阅。

村民艾克白尔·买买提说:“工作组为我们建起了图书阅览室,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书籍,农闲时我们想要看书、查阅资料都来这里,娃娃们来这儿读书也很方便。”

“这座广场不仅是文化广场,更是一座‘连心’广场,把兵团‘访惠聚’工作组干部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提起刚刚投入使用的文化广场,农场村党支部书记韩宗树激动地说,“这批工作组太好了,他们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了解体察民情,宣讲党的群众路线以及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惠民政策,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村委会开展维稳工作,同时抽出时间组织开展农牧业科技培训,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谋发展,维护辖区稳定,这样的工作队我们打心眼里欢迎他们。”

民生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抓住了这个“本”,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进入兵团住农场村“访惠聚”工作组的住地,大门口一群身着迷彩服的维吾尔族年轻人热情地向工作组成员打着招呼,大声说着:“你好!”不时有各族村民上前与工作组成员握手、问好,农场村一片和谐的景象。

“这里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各占一半,且共同生活了30多年,民族关系融洽得很。平常这里的各族村民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工作组副组长莫家强告诉记者。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随着“民生建设年”活动一年接着一年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各族群众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人们生活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新疆的主旋律。

“虽然来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意念:农场村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维护好农场村稳定、建设好美丽农场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夕阳里,兵团住农场村“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们对记者说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话,他们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真情真心,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兵团工作组“亚克西”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时正值春耕时节,为了不耽误村民务工,工作组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坚持“六个一”和“六个必访”,即“每家每户访一遍、家庭情况摸一遍、政策形势讲一遍、意见建议处理一遍、突出问题查一遍、实际困难帮一遍”,“党员必访、村干部必访、入党积极分子必访、宗教人士必访、‘四老’人员必访、‘80’‘90’人员必访”。

“买买提·托合提老人是村里的老党员,一家七口,小儿子和媳妇在天津打工,家里养了十几只羊,种植了30多亩红枣,生活殷实……吐尔·卡地尔、吾热汗·买合木提老两口体弱,无子女,无耕地,家庭贫困……”经过几个月扎实的工作,到如今,工作组成员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从乌鲁木齐来到了农场村,不仅是工作地点的改变,我们要把心融进群众,脚扎进基层,和村民交朋友,多为他们办实事,让他们打心里知道‘访惠聚’工作组是实实在在帮他们。”这是农场村兵团“访惠聚”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心声。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收入逐步提升,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以及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如今,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向基层一线倾斜,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的民生保障问题,“小”到一条牧道的建设、一辆校车的购置、一间农副产品直销店的建设,“细”到让一个村、一个灌区、一个社区、一条渠道都能成为“民生焦点”。

“‘访惠聚’活动已经进入第二年,三年活动结束后,怎么让农场村的工作持续进行,一直蓬勃地发展下去,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不行,所以我们决心帮助他们把党组织建设好。”张晓说。

“明确党支部委员职责、完善组织制度、加强党员和后备干部教育……为我们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工作组做了大量工作。”韩宗树对记者说,工作组对农场村的党建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对农场村党支部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进行了梳理,并且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工作组依据《党章》规定,帮助农场村党支部明确了组织分工,加强了制度建设,修订了岗位责任制,强化了党支部工作制度;通过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了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落实了干部坐班接访制度,提高了党支部的服务能力。

“农场村的发展更有希望了!”韩宗树对记者说,今年的“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工作组为农场村“两委”带来了工作新风气、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场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变化。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行动温暖职工群众、用关爱感动职工群众。他们经常与群众聊天唠家常,采取主动上门问生计、田间地头助生产、积极宣传讲法制等形式拉近与职工群众的距离,从细微之处入手,为民、务实、清廉,做实、做细、做好群众工作。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常常会一身土、一脚泥,少数民族群众提起工作组纷纷称赞:“‘访惠聚’亚克西!兵团工作组亚克西!”

猜你喜欢
访惠聚访惠工作组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暖心煤真暖心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32个工作组印迹 >
沙雅县“访惠聚”活动现状及思考
皮山农场三连迎来自治区驻村“访惠聚”参访团
磁县政协专题听取委员工作组2015年工作汇报
做好“访惠聚”工作 维护新疆稳定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