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策略及演练

2015-09-10 07:22李传鹏
课外语文·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示例祖国诗人

李传鹏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是指“五四”以来的诗歌,包括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考点透视】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3.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4.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5.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真题演练】

例:(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题目解析】

第⑴题考查考生对现代诗歌的分段能力。让考生写出上阕最后一句,考生做好这类题目,一定要对整首诗有所了解,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因此考生把握好诗歌的分段点,应该是“分外妖娆”。

第(2)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惜”字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就从这个字向下找,本题应该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3)题,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情,上阕写景,所写的景物有实有虚,前面几句是实写,后面几句是虚写,考生了解这些后就能找出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第(4)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要仔细阅读该诗句,思考词语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本诗,这里的两个词语“略输”与“稍逊”意思相同;均是“稍差”的意思;而“文采”与“风骚”意思也相同,应该是指广义的文化。

第(5)题考查考生的表达方式。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结合本诗看这首诗的借景抒情,因此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为主。

第(6)题考查考生对修辞的把握能力。本诗使用了不少的修辞,考生做好本题要按题干的要求去做,让考生找出使用对偶和比喻的句子。所以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两种修辞的定义,根据定义去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1)分外妖娆。(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4) 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的文化。(5)描写;议论。(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题策略】

1.要知人论世。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如闻一多的《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

闻一多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话”表达出对理想中的中国的热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

2.要抓住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4.要知晓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5.要明确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诗歌运用排比句式,为我们刻画了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写出了他们世世代代与土地为伴的艰辛,既有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

【真题演练】

例1:(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                       。

“     ”:                       。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示例:“摸索”:痛苦和仇恨。  “轻抚”:热爱与幸福。 (2)①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②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的版图)。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 (3)示例:虚拟: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变化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 想象:借助“无形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不同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 对比: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表现祖国遭受的苦难及作者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的一角”对比,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例2:(2015年湖北省恩施州)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1)~(2)题。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1)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2)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 (2)示例一: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 示例二: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 示例三: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

【试题演练】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选自《戴望舒选集》)

【阅读感悟】

读本诗要抓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细读全诗,体会诗人怎样把他这一艺术构思转化为外在的形式特点: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然后,反复吟诵全诗,体味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1.诗中的“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中的“九”这个数字是实指吗?

2.诗人是怎样写这个美丽的梦的?

3.本诗语言优美,请找出一处并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是说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九”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指道路之艰难。 2. 开篇写梦的美丽、珍贵,用了“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句子;结尾又用了这样的句子,写梦实现时的绚丽多姿。美丽的句子回环往复,久久萦绕在人的心里,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结,很难遗忘了。递进的句子又很有层次地渲染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像画家在画一幅妍丽的画,泼洒色彩时一层层地涂上去,色彩便一层层地浓丽起来。“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句话中,又给人一种纵深感,一层层地潜下去,越来越深。这样简洁、反复的句子造成了波浪状的美感,让人赞叹。 3.示例:色彩的运用使诗美不胜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滚,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发斑斑”使人叹息。“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非常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使人叹息,同时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诗人如此用心地运用色彩,可见对美的追寻是非常刻意的。

一道小河

冰 心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选自《冰心作品集》)

【阅读感悟】

这首小诗以小河为意象,写出了诗人从生活现象中获得的某种感悟。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表达出了其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

1.这是冰心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敏锐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                          ,另一种

是                          。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地面对)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3.略(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具体答案不唯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选自《舒婷的诗》)

【阅读感悟】

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那种深情、那种热爱,结合自身的感受写了出来。可以看出诗中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这是一首从别致的角度来吟唱并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1.诗歌第一节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一句的深刻涵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破旧的老水车”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与“淤滩上的驳船”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表达了诗人深沉而悲痛的感情。 2.由悲哀愁苦变得欣喜激动。诗人决心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了高潮。 3.这句话是全文感情的升华。既然祖国不顾一切地哺育了“我”,那“我”也要无条件地回报祖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报国情怀。

猜你喜欢
示例祖国诗人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