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真爱与溺爱

2015-09-10 07:22于艳阳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真爱教育

于艳阳

摘 要: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也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如果没有爱,则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溺爱过头,则一切又是凄惨可悲的。文章围绕真爱与溺爱展开论述。

关键词:真爱 溺爱 教育

弟子规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要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做一个会爱孩子的家长。检查自己在过去教育子女方面有没有失衡的爱。梁启超曾有诗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我们的后备军,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要培育好他们,这不仅是每个家庭,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孩子是中华民族的坚强后盾,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强烈呼吁:“家长们,为中华之强盛而真爱孩子吧。”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可是实施时遇到的阻力较大,有些大学生竟然不会叠被子。去年有机会去大学宿舍,发现不太尽如人意,没有做到整洁干净,摆放有序,这都是溺爱的结果。小时候该学会的本领就应小时候教会。现在中国的许多家庭都养着小皇帝、小公主。在校门口或上学放学路上,时常看到掉了门牙的老人,背着书包拉着还没长牙的小孙子或孙女,会看到年轻的父母驮着儿女急匆匆行驶在马路上,会看到小保姆背着书包拽着小主人的衣角行走在大街上。他们都干着同一件事:护送“小皇帝”、“小公主”上学或放学。不仅如此,每个周末,在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英语班、作文班等班门口常常会见到这样的“革命大军”。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如果父母溺爱孩子,每件事情都帮他(她)去做,则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如果孩子一直受到这样的宠爱,则会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明显削弱,他们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坚强。另外,因为父母的溺爱,他们常常会认为获得无私的爱是应该的,有吃的不知让给长辈。不懂得孝顺长辈。孔融为什么四岁会让梨?是因为古圣先贤教导有方,父母的某些做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教育着他。现在,多数家庭一切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都先给孩子,不会给他的父母亲。这样就灌输给了孩子好的东西都会归自己所有的思想。因此,往往会使他们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什么好事都想得到。这样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遇到诸多麻烦。因为在家中被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到了学校,他希望得到同样的待遇。但是老师和同学不会把他当成“皇帝”和“公主”,他势必会产生心理落差。更甚者会产生心理疾病,会干出不可想象的事情。从而影响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都是对孩子溺爱的结果。

我们且不说国外是怎样培养孩子能力的,说一说动物是怎样做到。狐狸是最狡猾的动物,它们的做法令我们深思。当小狐狸刚满月,仅会吃食的时候,就会被曾经百般呵护自己慈祥的母亲赶出家门,小狐狸被母亲追赶着三步一回头地远远离开家。绝情的母亲残忍的做法让人感到凄凉。但这狼性教育的确保证了两代人的生存,小狐狸离开妈妈,不得不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否则就会饿死、冻死,会被这残酷的大自然淘汰。同时老狐狸摆脱了养育子女的负担,自己会生活得很好,会有能力继续繁衍后代,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残酷的断奶行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孩子的培养,该断奶的时候也要断。要把握一定原则,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锻炼机会,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要越俎代庖。要充分发挥他们潜在的力量,要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各项本领。孩子是可塑的,一定时候要放开手脚,有时候也可采取一些狼性教育,不妨也学学狐狸。培养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性格开朗、活泼愉快的好少年是真爱,是正确的爱。相反,娇生惯养,或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或限制太严,干涉过多,压制了好奇心,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私自利,任性懦弱的孩子,这是错爱。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血的教训更证明了这一点。要弄清自己的做法是真爱还是溺爱,真爱永远无烦恼。

真爱与溺爱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为了你有一个知书达理、博学多闻、活泼愉快、朝气蓬勃、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好孩子,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放开手脚,为孩子创造锻炼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在不断的锻炼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百炼才能成钢。

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愿我们的家长携起手来,为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留出一片天,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他们会处理得很好。以小看大,小事做好,大事也不会差。建设美好的明天,实现中国梦要靠新一代。相信中国人会成为时代的领路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挑起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做个会爱孩子的父母。

猜你喜欢
真爱教育
富婆妈妈迷失“真爱”陷阱,假病历护家遗祸绵绵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如何当好幼儿园班主任
从《沉睡魔咒》看迪士尼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