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2015-09-10 07:22管荣萍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管荣萍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更是高中语文的难点所在。学好文言文对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展语言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强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高中语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文言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学好文言文,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纵观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仍然不是少数。教学设计机械、呆板,课堂内容单调、枯燥,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索然乏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在实践中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较枯燥难懂,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依然是被动接受,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实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精讲,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其次,通过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挥,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刘邦、项羽的性格差异、做事方法,然后归纳出他们成败的原因。在讨论和分析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掌握所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首先应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的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再加上语言晦涩难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单调的印象,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设计,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普及,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精美的课件,课堂内容穿插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此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入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氛围,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可以联系作者苏轼生活的时代,讲述苏轼当时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的诗情画意,品位作者文章所表达的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此外,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可以多穿插一些趣闻逸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品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蕴含丰富的意义。学习文言文,不仅要重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要感悟和体会文章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深刻意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尤其如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品读文言文,不断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语感。语感是在反复的品读中形成的对于语言的感悟和理解,它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诵读实践。在实践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诵读文言文,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度的讲解,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布局结构、构思立意及遣词造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劝学》时,让学生体会文章论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在诵读文言文时,要教会正确的诵读方法,不仅要读懂课文意思,还要读懂作者的思想,不仅要读清句子,还要对文章的细微之处进行诵读和理解。在不断的品读和感悟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技巧点拨,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到适时点拨,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一方面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发现文章的精髓,积累文言知识。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探究一些特殊句式学习文章的巧妙布局和立意。首先,教会学生善于整理、归纳一些词语、句式等,培养学生推断理解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规律,学会推断语义。同时,在字句的翻译上,应该在教会学生古代语言运用规律之后,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用法和语义。例如在学习《庖丁解牛》时,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体会文言文实、虚词的不同意义。

四、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高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期,深入理解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帮助学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人文情怀和素养。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学好文言文,应该不局限于课本文章,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向课堂外延伸,结合各种课外活动学好和理解文言文。比如将文言文改编成话剧、小品,在课外活动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并做到活学活用。另外,通过组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轻松的课外活动中学好文言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深刻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提高语文实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和文言文有一定关联的影视作品,在生动的情节中,增进学生对文言文所处时代的了解,轻松学好文言文。比如《三国演义》《孔子》等影片,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做到在文言文教学中紧紧把握课程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品读和感悟,不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语文实际能力,提高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磊.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5.

[2]张战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薛剑峰.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屠宏琴.现行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谷晓明.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