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有效开展阅读

2015-09-10 07:22杨月珍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杨月珍

摘 要: 文章围绕“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有效阅读”的阅读活动策略,阐述在阅读课堂活动中如何立足教材内涵,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内涵,体验和领悟文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学情 文本词句 文本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课堂,立足于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文本,形成多角度品读文本内涵,对文本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一、立足文本学情,创设阅读情境

教师立足于教材内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持续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教材的很多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演绎,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活生生的形象,通过阅读演绎活动,促使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再创造。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桂林的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岩溶奇观、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画面伴随着舒缓的悠扬的乐曲声,并辅以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桂林神姿仙态的绮丽景色之中。可提出:“课文的开头引用了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的?”学生纷纷发表看法,生1:“我从字典里查到了‘甲’字的意思是第一。”生2:“这也就是说桂林的山和水是天下第一美的。”生3:“课文从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来描述桂林的美……”教师继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水的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探索与交流中……在自主学习时空中,学生饱览了桂林山水的美景,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文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二、紧扣文本词句,体验文本内涵

教师要求学生紧扣文本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阅读活动,感悟或体验教材中关键或中心词句的深刻含义,揣摩与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拓展学生的阅读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产生各种有效的阅读情感体验,让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与文本的思想感情交融起来,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启迪学生的思想,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在学生研读课文15~17自然段后,我提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学生认为老人把海鸥当做了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做了亲人。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一句话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深入课文中探究。接着,我在屏幕上出示文中的句子:①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学生品味了语句后,生1:“‘瞻仰’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生2:“‘急速’一词,让我感受到海鸥们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我继续出示文中句子:②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学生研读后,生3:“从这句话里我感悟了海鸥对老人具有亲人般的感情。”生4:“‘纷纷’让我体会到海鸥好像有谁正在无声地指挥似的,行动是那么一致的。”生5:“‘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和深情。”我继续引导学生揣摩文中语句: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④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学生经过体验与品悟,生1:“文中两次用了‘扑’字,可能是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要阻止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扑’字把海鸥那种伤痛、无奈、急切、焦虑的心情表达出来。”生2:“文中的‘翻飞盘旋’‘漩涡’这两个词是说海鸥呼唤着老人,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老人的留念之情。”通过对文本语句的研读,学生自由想象说话,感悟了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加深了解读文本的内涵,发展了个性能力。

三、运用文本资源,开展演绎活动

教师根据文本的需要,采用表演、角色朗读等阅读演绎形式,把文本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演绎活动中再现文本的内容,把文本平面的、枯燥的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或感染人的声音,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深刻地体验与感悟,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阅读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例如教学《桥》时,我利用教材内涵,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演绎活动,让一个学生扮演老汉,一个学生扮演老汉的儿子,其余学生扮演在山洪面前惊慌失措的村民,演绎了老汉指挥村民在山洪到来时怎样逃生。开始表演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渲染表演气氛,营造紧张的场面气氛,当村民们你拥我挤、惊慌失措时,“老汉”镇定自如地指挥,让村民们排成一队,党员排在队伍后面,大家正紧急地挤过那座狭窄的桥,扮演“老汉”的学生突然劈手从队伍中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扮演“小伙子”学生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我则在旁边叙说:“当只剩下两个人没有过桥,水已经爬上老汉的胸膛。”……“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行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在阅读演绎中,学生做到有声有情,再次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此时,学生有了更直观、形象、丰富的阅读体验,张开了阅读想象的翅膀,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想象、推测、丰富、表达文本内涵,运用自己的心灵体验、感悟、创造文本,促进阅读体验得到升华。

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有效阅读资源,创造性地设计各种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和掌握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