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9-10 21:07娄立志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娄立志

摘 要: 新课改已经施行数年,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在对新课改的要求明了于心的同时,也在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的方法。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能力成长这些情况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建与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但是依然要注意到,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终究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使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能舍本求末,这样不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成长的真正要求。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虚而不实

目标是工作展开的保证,没有目标,行动就难以取得成果,对于教学活动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也都基于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教案中只是将教学目标形式化,没有将其实际应用到教学中。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情况,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是难以取得学习成果的。

2.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教学方法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策略。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就应当聚焦于教学方法的提升上。教学方法一向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探究方向,也是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尽管如此,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缺憾。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了习题或者作业,然而作业虽然很多,却忽视了作业的本质责任,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后更好地巩固知识;大量重复单调乏味的题目并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3.教学定位不切实际

教学定位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坚持的原则。只有具备提高学生能力的意识,学生的能力才能从沉睡中被唤醒。教师的各项行为,在课堂中的教学表现,以及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定位。在这方面的典型问题是探究性学习和常规学习的失衡问题。新课标教学大纲强调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是要与既有的教学方法相互协作而发挥作用的。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把握两种教学原则之间的平衡,就会产生反效果。如果过度放开学生,教师又缺乏管束,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难以走入正途,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如果过度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又显得过于枯燥,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可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其后各类教学行为的基础。要注意的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做了革新,教师需要改变既有的教学概念与教学目标,积极适应新的时代。教师应当充分把握课本内容,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爱好与接受能力,确定教学的层次。学生在系统化的教学目标之中也就能够拾级而上,高效掌握所需的知识。

2.经历有过程的数学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过程要注意“四基”的培养。所谓“四基”,就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的简称。对于小学数学的特殊环境来说,必须让学生在合作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认识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应当将这些基础认识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既能将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又提高了学习乐趣。

举例而言,在学习单位的课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实际的标准与事物使学生获得对各类单位的认识。单位如果脱离实际,那么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对于“米”这个单位,教师可以形象地指示:“从我们得而校门口到那里的电影院约为半公里。”对于“升”这个单位,教师可以拿出瓶子对学生示意“这是一升”,之后再倒入水槽给学生演示。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单位的含义及其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3.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正确地加以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抽象和复杂概念的理解一向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将那些艰深的教学内容加以简化,使学生便于理解。通过一些诸如鸡兔同笼、进水管出水管、汽车追自行车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意识,富有趣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包含着所需的知识,以及对数学相关思维方法的深远思考。另外,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和教学引导能够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知识掌握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步骤。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长期了解与相处,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策略和具体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表达方法的挑战。对于教师工作的开展来说,必须在经验和体会中加以提取与精炼,形成自身独特的一套教学理论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方法、原则这些问题实际上都立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是教师对幼儿心理和学习能力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认识与教授策略。所有的教学能力提高应当立足于这几个基本方向。通过提高这些能力,整体地提升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付卓伟.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11(28).

[2]廖史胜.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4,09(0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