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优质提问的策略研究

2015-09-10 21:07顾建伟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

顾建伟

摘 要: 优质提问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针对当前思想品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课堂优质提问要符合科学合理设问、把握提问时机、调控提问频度和等候时间、营造轻松民主课堂心理环境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思想品德 优质提问 科学设问 调控技巧

优质提问是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生、发展并实现超越的一系列教师提问行为。可见优质提问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师生之间优质的提问与解答,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这表明课堂优质提问的策略研究也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思想品德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思品课堂常常出现班上一些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不感兴趣,甚至感到茫然、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研究发现,思品课堂提问存在如下问题:①一些老师提问过多,“满堂问”;②所提的问题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上,拓展性、探究性、创造型的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③所提问题偏难,同时不能根据学生课堂反映,即时灵活调整设问层次和梯度;④部分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一秒。

二、有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优质提问的策略

1.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心态。因此,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有效提问的基本保证。具体做法:教师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善于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尝试把激情、幽默和快乐融入课堂;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赞许学生;牢固树立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2.精选生活化情境

只有基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化情境素材,思品课堂优质提问才能更贴切更实效。精选生活化情境的注意事项有:首先,平时多做有心人,及时收集电视、网络、微信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素材;其次,从中精选并创造出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身心认知特点、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在探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时,我精选了部分学生参加过所有学生都知晓的“通州萤火虫志愿者”事迹、每年一次的育才中学迎新生志愿服务和书画义卖活动。

3.科学合理设计问题

(1)优质设问要有针对性。

设问针对性是优质提问的必备原则。提高设问的针对性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问;通过多阅读青少年心理学知识,观察学生,和学生本人、家长、其他教师沟通交流等方式,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成长的烦恼及困惑、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和水平,针对班级学生的上述特点,因材施“问”。例如:在学习“弘扬民族精神”这个框题时,学生认为自己还未成年,对于如何践行“爱国”比较困惑,我选取蔡洋手持U型钢锁重伤日系车主的事件,设置这样的探究问题:“蔡洋认为自己在爱国,但为什么他反被刑拘呢?”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基础上,再追问“蔡洋的案例,给我们践行爱国有何启示”,从而帮助学生排除困惑,牢固树立理性爱国的意识。

(2)优质设问要有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问题设计应设置合理的梯度,这不仅考虑了中学生思维的特点,而且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具体做法:设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学习“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时,可以选取“老人摔倒后,扶与不扶”这个现实话题,设置这样的探究问题:“扶老人可能会付出哪些代价?不扶老人对自己可能有哪些影响?如果扶,应该怎么扶?”课堂总结时,再让学生感悟“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爱心”。

(3)优质设问要有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学习思想品德的必备学科素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符合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具体措施:在课堂上经常追问“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建议”“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引导学生多维度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行为与后果”这个框题时,针对海因茨“该不该偷药”这个两难选择,设置了这样的探究问题:“你是否赞同海因茨偷药,并说明理由”,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基础上,再追问“如果海因茨生活在现代中国,你会如何建议他面对困难和挫折?”

4.握准提问的时机

过早提问很可能学生的认知准备水平缺乏,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探究;过迟发问则往往问题无太大思考价值,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说明提问时机的选择对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优质提问必须适时。具体而言,思想品德课堂优质提问有如下最佳时机设置点:新旧知识转化处;新旧知识产生矛盾冲突时;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思维误入歧途时、思维的发散拓展处;知识的疑难处。

5.掌控提问的控制技巧

(1)调控提问的频度,让设问更具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频繁随意提问,甚至“满堂问”会导致学生产生答题的厌倦感,降低思维品质,同时很可能课堂教学重难点不明确,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优质提问的次数必须适量。控制课堂提问频度的关键举措在于:教师要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紧扣教学内容的疑难点、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和发散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切忌在简单直白的“小问题”上兜圈子、绕弯子。

(2)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使问题更具思考性。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一秒,学生由于认知准备不足,进行无效或者低效回答,思维得不到任何锻炼和发展。课堂优质提问应根据设问的难易调控学生的思考时间,一般难度的提问,至少让学生思索三四秒后回答。如果所提问题难度较高,那么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应以10秒为宜,以便进行更充分的探究。

(3)调整课堂提问的梯度,让问题更具延展性。

设问难度较大,且学生思维遇到很大阻碍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看准时机,即时灵活调整设问层次和梯度,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感悟新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实践优质提问的技巧,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才更有效、更长效。

参考文献:

[1](Walsh.J.A.)沃尔什(美国)(Sattes.B.D.)萨特斯.译者:刘彦.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0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
选择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刍议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