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2015-09-10 07:22朱延冰
考试周刊 2015年70期
关键词:民主权利

朱延冰

摘    要: 所谓“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有效政治体制框架。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民主政治为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发展和健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呢?本文就这一论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人民主权    民主权利    行使对策

一、当前保障民主权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民主权利意识较弱。

某些党员干部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想方设法地设障、阻挠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工作中就会受到牵制,实现党的领导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实践证明:党内民主建设举步维艰,不是因为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不强,主要是在于部分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太弱。

(二)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落实。

现行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学习权、讨论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辩权、保留意见权与申诉控告权等一系列民主权利。这些权利的确立和行使有力保障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但是,在实际行使过程中,由于现实情况的制约,因此党员的一些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落实。

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对策

(一)强化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

1.要加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教育。

民主意识是人们在对民主的感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民主的理性认识。科学的、理性的观念不可能要求全体党员都自发产生。以党内教育的形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做法。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党内的教育机构加强党员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理解党内民主的本质,懂得民主权利的内涵及要求。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民主集中制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以求强化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

(二)努力营造发展党内民主的良好氛围。

1.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首先要把重大问题、有关情况交给群众,让群众知情。要把上级的要求和各种情况、矛盾和困难,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统统摆出来,交给大家。大家对情况了解得越全面越真实越具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越有针对性。越是重大问题的决策,越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是很难拿出十全十美的方案时,就越需要把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调动起来、凝聚起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2.不苛求群众意见都正确。

如果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是正确的,那么可能就没有了畅所欲言,就没有了议论风生,到头来,就没有了民主,就不需要集中。毛泽东讲过,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邓小平讲过,在党内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些话都值得我们深思。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当大家有意见、有反映的时候,特别是涉及自己的威望、尊严、利益时,一定要有容人、容事、容言之量,能够接受各种性格的人,听得进各种各样包括讽刺挖苦的话,处理好有悖于自己意愿的事,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思想疑虑。

(三)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

1.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党员的知情权是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所享有的了解党内各项事务,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和有关信息、决策过程、人事任免等权利。知情权是党员应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党员有效行使其他民主权利的前提。党员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及实现这些权利的途径和必要的限制,才能正确行使权利。

2.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保障党员参与权。

党员的参与权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关键环节。保障党员的参与权,需要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渠道,让广大党员都能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共同参与党内决策。而党员参与权重点是参与决策的权利,决策民主化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参与权得到保障的重要体现。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首先,需要健全党员民主议事制度,凡是属于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重要的人事任免、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都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创造条件让党员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党内重要事情的讨论中,广泛听取意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其次,健全党内会议制度,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提供平台,使党员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意见、参与决策,参与党内事务管理。

(四)创新党内民主建设的评议机制。

1.采取灵活多样的评议方法。

当前,党内民主建设脱离一般党员群众的趋势在加大,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为了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热情投入到党内民主建设之中,让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人——广大党员敢于说实话,急于讲心里话,讲真话。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真诚倾听广大党员群众的呼声,更偏重于他们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评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一般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上级的考察评议。

2.把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作为检验评议机制的标准。

评议机制能否得以有效运行,运行的效果如何,用什么标准进行检验,本文认为主要看这种评议机制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是不是有实际效果。不可否认的是有关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很多,但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理论很少。因此,要减少评议的片面性和极端化等消极后果的出现就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谨慎的科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评议机制进行科学的量化和细化。

总之,只有不断强化民主权利意识,不断探索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正确行使,才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党内民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鸿武.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问题[J].理论视野,2004,04.

[2]曹铁汉.高度重视党员民主权利问题[J].理论学刊,2001,01.

[3]黄明哲.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若干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01.

猜你喜欢
民主权利
权利—能力型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逻辑
试述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路径研究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研究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研究
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和思考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问题研究
教师管理应当关注“人本主义”诉求
基层党支部怎样过好组织生活
我国乡镇政府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