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线路工程测量》课程的搭建与开发

2015-09-10 07:22陈晓芸李鹏
考试周刊 2015年71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

陈晓芸 李鹏

摘    要: 本文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根据电力施工单位的需求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将企业“工作”与学校“讲授”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线路工程测量》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搭建与开发,强化课程教学效果,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让学生尽快就业上岗。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线路工程测量    课程搭建与开发

《线路工程测量》课程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在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中需要的工程测量技能,其对应的职业范围有电力建设公司、送变电公司、以输配电线路安装施工为主的电气工程类技术人员、电力线路勘查设计单位等。同时通过教学及课程实训环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安全文明施工、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

较传统板书教学,现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创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灵活、信息量大的突出优点[1],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信息量太大、翻页太快、来不及思考、不方便记笔记等。虽然本课程的性质决定,多媒体教学比板书教学凸显优势,但就其课程内容而言,如果只采取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则势必脱离实际,只会纸上谈兵,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构造、操作方法及测量步骤缺乏直观的立体效果,就没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更重要的是与日后实际工作脱节。

因此,不论是课程本身还是高职教育特点,都对测量课程教学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要。如何更新测量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一项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3]。

1.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工程物理、工程制图及CAD、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力学、电力工程概论、输配电线路基础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可与《线路工程测量实训》和《输配电线路施工》同时开设,为后续专业课《输配电线路设计》等的学习打下专业。在修完本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基本具备从事输配电线路及相关工程测量的实际工作能力。完成本课程学习可参加《送电线路架设工》 、《送电线路工 》的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

课程对应(或服务面向)的工作岗位为:电力建设公司、送变电公司、以输配电线路安装施工为主的电气工程类技术人员、电力线路勘查设计人员。

通过认真分析确定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确定线路测量工作应在电力行业中具备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从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入手,全面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以训练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职业技术岗位相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将理论性教学内容进行功能细化重新组合,将教学内容重组成12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学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4]。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岗位测量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部分需求,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这些测量基本技能时加入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新型仪器的学习、操作,保证《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职业岗位测量工作的需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建立《线路工程测量》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1 讲、演、练相结合

目前,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线路工程测量》教学已开展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就是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课程教学采用授课课件、操作录像、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课堂上充分发挥线路工程测量多媒体课件、实体仪器等资源的作用,采用情境式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最终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5]。

2.2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教学与现场紧密结合,实现 “零距离”上岗,学校已经建立“线路测量实训室”,方便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3建立线路实训基地,实现“实践与现场实际的统一”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现场工作过程的最大化认知,避免实践内容与现场脱节,学校现已建成110kv输电线路实训基地,可实地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实操、测量,特别是施工测量部分。

在几年教学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革,测量设备为载体,对典型工作任务——高差、角度、距离等的测量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成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线路测量基本流程的认知能力及对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测量、线路施工复测和分坑测量的职业技能。

3.教学内容设计举例

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打破传统模式,进行重组,更注重工作岗位的需求,如下举例开发:

4.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即学生学习的态度、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实验动手能力等的考核。

终结性考核即以传统卷面考核方式。

形成性考核*45%+终结性考核 *55%=100%

5.结语

本课程教学的理论内容打破系统化框架,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教学的搭建与开发,将理论与实操融为一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和教学有效对接,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尽快在电力系统就业上岗。

参考文献:

[1]赵霞,陈永利,栗彦辉.提高“机电控制”课程授课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9):131-132.

[2]高恺烜,郝增韬.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26(27):207-208.

[3]赵艳敏.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121):128-129.

[4]徐宇飞,张东明,马娟,肖建红,张伟红. 工学结合模式下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6):71-73.

[5]杨太秀.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科研,2014,2(144):54-55.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在PROTEL教学中的实践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网站建设"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发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