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教学

2015-09-10 07:22汪琳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散记识字汉字

汪琳

一说到语文教学,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作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也不免思索其教学之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息息相关。笔者认为,扎扎实实地做好语文教学的细节,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语境、文化源流,识字学词之细节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识字教学很多时候被轻描淡写,更多的是老师用任务的形式驱使学生去完成,学生难以感受汉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这样,学生识字学词就会觉得味同嚼蜡。汉字是我们文化的不竭源泉,是我们汉民族文化的象征,感受不到汉字的文化魅力,何来学习语文的激情呢?为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识字学词教学。

语境,是与具体的语言运用相伴而生的语言环境。识字学词不能离开语言运用的具体语境。只有依赖语言环境识字学词,学生才能形成语感,久而久之,才能在类似语言环境中重现,实现语言的学以致用。比如:词语“可望而不可即”。流沙河《理想》中写道:“但理想有时候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学习时,学生抓住“海天相吻的弧线”,边读诗句边展开想象,想出“海天相吻”画面,整个人置身其中,朝前面走去,前面永远是那条“只可看见不可靠近”弧线。至此,“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思就获得了。李海沧《长河落日扁》中写道:“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千百年来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幻想!”再一次出现“可望而不可即”,加深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这个词语。

汉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察汉字的文化源流,已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综合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新宠;2014年重庆中考语文B卷就考查了“仁”字的古今意义及其蕴含着的文化。识字教学不可小觑汉字的文化魅力。汉字的文化魅力于学生是一种陶冶,是一种审美享受,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只要我们紧密联系课文的语境,汉语言文字就会因其四射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比如:沈石溪《猎狐》中有句话:“阿妈正在拌猪潲,阿爸正在舂碓。”“舂碓”就会造成学生理解障碍。“舂”不难理解,关键是“碓”的意思。其实“碓”是一个形声字,“石”表意,“隹”表音,由读音由意思引导学生去了解实物、认识实物的作用,从而就知道了“舂碓”这个活儿,进而也会了解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文化。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如果我们抓住“隹”这个部件穷追不舍,继续了解由其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学生就会感受“隹”的文化魅力,从内心深处定会感受到汉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质疑问难,阅读教学之细节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吸收,还要敢于向作者质疑问难,敢于开动脑筋,独立思索,这样才能将书中的死知识变为自己的活知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使阅读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老师就不要钳制学生思维,要鼓励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质疑问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走出“教教材”的怪圈。目前,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老师用问题促成学生阅读,忽略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学生被动阅读,不仅不能培养其问题意识,时间久了,反而让学生的学习信心大大被削弱。质疑问难,释疑解惑,是阅读教学中促成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有效策略,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细节。

《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应该善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唤醒头脑中储存的相关概念和经历,用来解释和重组所读文章的内容,使所读的内容更富于意义,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比如:陈天昌《牧鹅散记》这篇科学小品文,学生阅读之初被“散记”困惑了,不约而同地提出问题:什么是“散记”?然后,全班学生抓住“散”,弄清意思“零散”,“散记”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也就理解了课文的题意;紧接着,又有学生提出:“作者零散地记述了自己牧鹅过程中的哪些事情呢?”这一问题,能促成学生对课文产生阅读期待,该问题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掌握“散记”的言语形式。

三、共鸣、倾诉,写作教学之细节

言为心声,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写作是外部生活世界与作者内部心理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就是写作教学的出路。

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指出语文课程对人要潜移默化,语文教学要把立人做到学生心坎上。对人文性极强的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文章语言,与文本对话,读出文章言语中深蕴的人文价值,触动学生心灵,震撼学生心灵,从而激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即兴练笔一吐为快。

教学鲁迅《风筝》时,学生从文本字里行间读出了“我对弟弟精神虐杀”的残酷,读出了“兄弟二人饱经风霜后相遇,哥哥对弟弟的同情、愧疚之心”,进而感受到了哥哥无际的悔恨,无限的痛苦,甚至听出了哥哥的呐喊——“谁能允许我重回过去呀!”学生们真切地说:“世上没有后悔药!”随后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想妈妈,想爸爸,想弟弟……情不自禁地忏悔自己曾经的年少无知,提笔写出了《亲情,我理解了》。

学生具有个性,对生活有不同的感受,有喜怒哀乐,他们常常需要倾诉。心中的事多了,如果不倾诉出来,就会不堪心事重负。由此可见,写作,关键是将内心的话向别人倾诉。这“别人”就是写作时倾诉的对象。我们在写作时有了倾诉对象,就不会囿于条条框框的羁绊,其倾诉就是实话实说。《蜀鄙二僧》告訴学生一个道理:“人不仅要立志,还要付诸行动。”学生联系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反思、解剖。学生纷纷用《我错了》练笔,检讨自己学习三心二意,鞭策自己改正缺点,专心致志地学习。无形之中,学生以老师或家长为倾诉对象,抓住过去的事情尽情地忏悔己之过错,从而让作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获得写作得心应手的快乐感觉。

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仅凭教师讲解就能提高的,更多的是要学生在语文细节中去历练、实践。细节,常常让人们不以为然。语文教学,我们不能麻痹在语言环境中强化学生的语感,不能忽略汉字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不能麻痹学生阅读中的质疑问难,不能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我们要谨记:细节,决定语文教学的成败。

猜你喜欢
散记识字汉字
识字
识字儿歌
时光散记
学书散记
湘行散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