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新考试大纲的解读与听力考试解析

2015-09-10 07:22陈琴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陈琴

摘 要: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新考试大纲于2014年进行了修订,在总分值不变的情况下,听力理解题型比例明显加大,然而听力理解一直是考生的一个弱项。本文在对B级考试新大纲所包含的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了新修订大纲的特点,并就听力考试要点提出了相应的解题策略,以期提高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 新考试大纲 听力策略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自2000年正式实施,是为检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英语实用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一种全国性、标准化的考试,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涉外日常交际与业务交际的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交际范围包括一般性的日常内容和与涉外的业务内容。

为了与时俱进、适应我国当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体现职业英语的特点,高等学院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对考试大纲和试卷进行了修订,从2014年12月起开始考新题型。

一、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新大纲的解读

(一)考试内容及题型分析

B级考试仍然包含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和应用文写作。考试范围限定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适当调整题量,难度保持适中。2014年12月以后实施的新题型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B级考试新题型

(二)新修订大纲的特点

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延续了“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在试卷的内容和题型上做了合理的调整,进一步突出了考试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掌握职业英语的技能。考试大纲修订的项目与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词表及其附表,增加了应用性词汇的比例。因为原词表已不完全适应当前教学与职业需求,新考试大纲遵循基本保持原有词汇量、减少非社交性词汇、增加职业环境下常用词汇等原则进行修订。学生应更多地阅读和熟悉应用性文字,才能熟悉这些词汇。

2. 加强听力测试,增加了听力理解试题的比例。当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听说能力日显重要。为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要求,B级考试听力所占比例由原来的15%扩展为24%,题型也增加了长对话题,即时问答和简短对话题各增加2题。

3.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混合使用,改进了选答题型。客观题信度较高,主观题则效度较高,主观题和客观题混合使用是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固有的特点。考试内容决定题型,新修订的大纲中,主观题的比例没有明显增加,主观性试题里的简答题对字数仍是有限制的,不能多写,必须根据每题说明(Direction)的提示控制字数。新大纲保留了术语匹配题型,但是语言应用部分的题型减少了15%。此外,句子翻译题是3选1,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不给分。

4. 增强了考试内容的实用性,在保证信度的前提下更重视内容效度。新大纲引入了更多的职业英语与职场英语内容,适当调整了社交英语与应用性英语的比例。其中社交性英语主要用于听力理解,阅读题与翻译题以应用性文字为主,写作题为应用性文字。图文结合是应用性文字的特点之一,应用十分广泛,新大纲在阅读理解部分加深了考生对图片文字的理解,使应用性技能的测试更具有实用性和真实性。

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听力考试解析

(一)听力考试命题要求与题型分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110个词左右,考查的是学生对日常用语、短对话、长对话和小短文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听懂语速较慢、结构简单的日常交际、英语对话及不太复杂的短文陈述。考试分为Section A(日常交际7分)、Section B(短对话7分)、Section C(两篇长对话共5分)、Section D(小短文5分)四个部分,共24分。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均播放两遍,Section D播放三遍。

Section A部分主要是一句特殊疑问句或简单的陈述句,考查内容涉及询问、征求意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问候祝愿、时间数字等,题型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日常交际用语,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理解和回答能力。Section B和Section C部分均为对话题,其中Section B为七组短对话,Section C是两篇长对话,要求对所听的对话和问题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对话题的问题大多以特殊疑问句的形式出现,题型包括细节辨认和推理概括,考查内容涉及地点场景、人物关系、时间数字、身份或职业、建议请求、逻辑推理等。Section D部分为一篇小短文,其中有五个空格,要求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入一个单词或词组,题材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小故事、人物、欢迎辞、文化、科技等,考查学生的听辨、语篇分析及单词拼写等综合听力理解能力。

(二)听力理解应试策略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词汇量储备远远不足,听力基础不扎实,平时缺乏有效的听力训练,加之新题型里听力理解比例的增加,这些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考生的成绩。

1. 预读选项,预测内容。

部分考生因基础较弱,很难做到完全听懂所播放的素材,为了提前了解听力试题的大致内容,考生一定要尽快利用有限的时间快速浏览已知的文字内容。在整个25分钟的听力考试期间,考生有两次预读机会。一是从试卷发到手到正式播放听力题之间的时间。因为考生通过考前指导,对考试一开始时的考场指令、答题卡填写要求和听力题说明都已经充分了解,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听力题的四项选择快速浏览、熟悉题型、分析对比并预测标记出题的意图。二是每题之间的选择答案时间。因为选择答案大部分在听的过程中已做出,最多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剩余的时间就可用来快速浏览后面的内容。通过预先浏览题目选项,可以了解听力原文所隐藏的信息,判断内容、重点或关键大意,做到听时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帮助考生对答案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正确率。

2. 学会速记,捕获关键信息。

听力考试不同于阅读或写作等考试类型,播放录音材料期间,考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结合之前预读的内容,有效捕获关键信息。听力的“瞬时性”特点尤其考查考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考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速记符号,对主要内容先标记后补充,同时对一些表示时间、数量、地点、人物关系等信息要敏感,做到边听边记关键词。尤其是在Section B和Section C的对话题里,要关注but,however等转折词,因为往往它们后面阐述的信息才是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此外,有些题目选项是对原文某些关键词或句型的替换,应给予特别关注。

3. 克服紧张,果断答题。

无论应对何种考试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些考生会因为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没有信心而高度紧张,或因为个别地方没听懂而全盘放弃,或习惯性地将输入的听力材料转换成中文而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综合理解。考生在遇到听力材料生词较多、语速较快的时候,会引发更多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因此,在听力开始前,考生应提前调整好心态,运用自我暗示法,调整情绪,自我鼓励,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学会放松;在听力过程中,应释放焦虑感,学会放弃不重要的细节,抓住解题的关键信息,即学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体内容的理解,将重点放在实词上。切记不要因某一题没得到听懂而患得患失,轻易放弃后面的题目。遇到没有完全听懂的题目,可以先迅速猜一个答案,然后果断跳离,争取时间预读下一题。

三、结语

如果考生具备B级大纲所要求的词汇量,具备日常生活交际能力、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那么B级考试听力部分其实难度系数并不大。当然,考生若想在加大听力试题比例的新题型中拿到高分,则除了了解出题方式和解题策略之外,还应加强日常的听力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多听一些英语方面的广播或短文,培养听力习惯,做到让“耳朵熟悉英语”。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目的不是应试,而是利用考证与教学相结合,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以考试为手段,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以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金波.PRETCO与学生翻译能力的拓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李昂,宋敏.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试题分析与训练思路[J].青年科学,2014(06).

[3]崔树茹.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听力考试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外教育研究,2012(08).

[4]赵雪.高职学生英语A/B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及答题技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基金项目: 2013年度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职业英语适应性对策研究”(SK2013B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