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切忌给学生贴上负面标签

2015-09-10 07:22岳亚楠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岳亚楠

摘 要: 拒绝给学生贴上特定标签,是因为学生是可以塑造的。从教育学上讲,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并且都有充分挖掘的可能。之所以出现后来的分化,多数与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有关。我们不能不承认学生的起点有时候是有差别的,但起点的差别并不代表终点的差别。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会给学生注入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发奋努力。

关键词: 负面标签 谨言慎行 正面引导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某大学新生入住学生宿舍,和其他三个伙伴成为舍友。在当晚睡觉时,她特意留意了一下大家的睡姿,发现其中一位舍友是朝左睡的,于是在今后的交往中,她便有意和这位舍友保持距离。另外两位舍友经过一段时期的共同生活发现了这一点,就问她为什么?她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说曾经看过一本研究人睡姿的书,里边告诉大家这样一些规则:朝左睡的人自私,朝右睡的人豁达,趴着睡的人暴躁,仰面朝上睡的人稳重。之所以和这位舍友保持距离,是因为她朝左睡,并且叮嘱大家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听到这,另外两位舍友也透露出一个秘密,你还不知道吧,第一天我们刚进宿舍时,这位舍友把自己的下铺整理好后,帮你整理上铺,擦拭灰尘的时候不小心摔了,把右胳膊摔坏了,她不朝左睡还能朝哪睡?且我们发现你睡着的姿势是朝左的。这问女生听了这样的解释,惊得无地自容。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我们不要人为地给别人贴上标签。当我们人为地给别人贴上标签后,我们发现这个人就真的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这个故事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仁来讲,意味深远,因为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不少老师存在这种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的动力,到最后真的就“沦落”为当初设定的那种学生,教育工作者还在洋洋得意地说,看我说得多准,他就是那样的学生,结果怎样?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恰恰是由于老师的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导致的。

拒绝给学生贴上特定标签,是因为学生是可以塑造的。从教育学上讲,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并且都有充分挖掘的可能。没有谁天生就自认为自己是笨学生的学生,之所以出现后来的分化,多数与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有关。我们不能不承认学生的起点有时候是有差别的,但起点的差别并不代表终点的差别。小时候的爱因斯坦看起来就不聪明,以致在一次手工课上,别的学生都交给老师十分精美的手工制作品,而他只交给老师一个小板凳。老师怎么说的呢?“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丑陋的小板凳吗?”,接下来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小爱因斯坦从背后拿出另外一个小板:这个就比这个丑,这是我第一次制作的小板凳,而上交的这个是我第二次制作的小板凳,尽管仍然很丑陋,但相比第一次制作的看,已经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故事所映射的问题在我们的现实教育过程中,的确是存在的。我们很多优秀的种子,就是因为某个老师在某个阶段给贴上某个不良的标签,结果这个学生后来就真的成了这样的人。事实上,并非学生天生是这样的人,而是我们的教育导致这样的结果,这样的例子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拒绝给学生贴上标签,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谨言慎行。我们强调不要给学生贴上特定的标签,这个标签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些负面的标签,比如“你就这个水平啦,不会有进步了”,“你就是个猪脑子呀”,“世界上没有你这么笨的了”,等等。这些负面标签一旦给学生贴上,可想而知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会是多么大。毕竟,我们的中学生大多处于未成年的阶段,很难正确调控自己的心态,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人的评价,这些评价无疑成为他们自我认识的参照系。这样的负面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直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这样的阴影可能都会一直伴随他,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多么重要。

拒绝给学生贴负面标签,鼓励老师给学生多一些正面引导。在教育过程中,负面标签不可贴,正面引导不可少。在一次期中考试前的教师评价会上,我们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析,看看谁能够问鼎班级甚至班级前几名。几名任课老师说了几个名字后,大家都能给表达一致的意见,可是数学老师说了某某同学后,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不太赞同,觉得这个同学平时的表现很一般,实际上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数学老师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个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沉静,这样的特质说不准更能在关键时刻冲刺制高点。既然如此,我们就放下争论,看看结果吧。随后,我就找到这位同学,和他谈心,告诉他老师相信你,比较看好你。他很吃惊,真的吗,我行吗?我肯定地说,你行。他接下来说,噢,那我试试吧。结果怎样,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这位学生表现得非常好,及时而主动。最后的期末考试真的拿下了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三名的成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我们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会给学生注入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发奋努力,获得一个当初自己都不认为可能实现的成绩。由此可见,教师的正面引导多么重要。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当做学生工作时,我都十分谨慎,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我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唯恐我的不当言行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