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形式,指向本质

2015-09-10 07:22陈静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歌谣词句句型

陈静

各种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都有大量的歌曲和歌谣,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歌曲和歌谣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说唱英文歌曲和歌谣有明确的规定:一级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唱知识水平相当的英文歌曲或歌谣15至20首,二级目标中则要求会唱 30至40首。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歌谣的作用、使用和“创”用三方面浅析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际案例加以阐述。

一、歌谣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讲,成人化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只会过早地挫伤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歌曲、歌谣这一艺术形式具有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动听的童声演唱,营造出的欢快气氛,极易吸引儿童,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英文字母容易受到拼音影响,某些字母的读音容易使学生混淆,如“A”,“E”,“H”等。在这一方面,教师除了循序渐进外,还应地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和发现规律,歌谣的形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AHJK,KJHA,AAAA”;“BCDE,EDCB,EEEE”,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发现字母读音的规律。

2.加强对字词句的理解,有效记忆单词。

《英语课程标准》设定的总目标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死记硬背字词句不能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情境中学习字词句,熟练地应用,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结合字词句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可以搭配富有节奏感的歌谣。如闽教版英语第三册Unit1 PartB “look and act”环节有两个look at 句型,用来熟悉教室里的实物“blackboard和window”。在这两句的基础上可以再加入两句,使之成为四句带押韵的对仗句式,学生可以一边指一边说“Look at the window,look at the blackboard,look at the chair,look at the door”。这样,学生能加深对字词句的理解,有效记忆单词。

3.熟悉口语的语音语调,增强交流的意识。

英语口语的有效交流不仅需要大量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还需要正确的语音语调,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很重要。口语表达不一定局限于完整的长句,也可以是一个单词,不同的语音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歌曲和歌谣里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单词和句型 ,其美妙的音调还可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他们交流的意识。如数字单词无规律又比较枯燥,但是最贴切生活,在教授闽教版英语第一册Unit3 PartA(1-10)的单词时,可以利用有韵律的歌谣: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more.让学生小组开火车数数。“More”表示不满足于自有的数量,要求更多,这在日常口语(尤其儿童口语)诸多情境中表达了学生诉求的情感,既简短又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教师可以加上新学的名词,如ducks: “One duck,two ducks,three ducks,four.Five ducks,six ducks,seven ducks,more.”这样的教授过程既帮助学生体验数数的过程,又在欢快的语调中增强学生交流的意识。

二、 歌谣的使用

1.导入与复习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在英语课堂中有重要的作用。在课的开始,教师通过精心挑选,选择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与所学语言知识密切相关的歌曲或歌谣活跃课堂气氛。在说说、唱唱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开始用英语思考和表达,并回顾旧知,为更多更好的语言输出做好准备。在教授闽教版英语第二册Unit8 PartB的动词进行时态时,教师可使用PartA的“I can ...”句型作为导入:“run,run,I can run.sing,sing,I can sing ...”让学生一边做唱边演。然后用静态和动态图片引导学生区分run和running之后,把导入的歌谣改编成:“running,running,I am running.Singing,singing,I am singing...”这样的导入既温故知新,又对比鲜明。

2.新授环节。

在新授环节,无论单词或句型,每节课都使用大小声或升降调会很快使学生疲乏,借助歌谣和歌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认识新词。如闽教版英语第三册Unit4 PartA,在教授钟面上的20分,30分,40分,50分和整时的表达时,教师可以利用PartC的 “What’s the time?”这首歌曲,用对唱的形式操练钟面上的时间T:“Hello,hello,What’s the time?”S:“It’s ?摇?摇 ?摇?摇 ?摇 ?摇?摇?摇”.这个环节学生回答得津津有味,在熟练的基础上提高语速,很容易记住thirty,forty,fifty这些新词。

3.巩固、练习环节。

巩固环节利用歌曲和歌谣的练习方式,有效地避免反复的跟读,同时作为整合课的总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授闽教版英语第三册Unit4 PartA的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选择PartC的歌谣“Come on”巩固。“Come on,rabbit!Come on,rabbit!Come on,turtle!Who is the winner? Turtle is the winner.”,学生在歌声中不仅很好地回顾了这个故事,还反复练习了winner这个重点单词。

三、歌谣的“创”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歌曲和歌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然而,学习歌曲、歌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方法,最终还是要达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学习过程中,歌谣中经常出现生词,对学习歌谣产生困难。如果熟悉歌谣中的内容,学生更乐于传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改编,“旧瓶装新酒”,更多重复学生常用的、喜欢的词汇,搭配学生熟悉的曲调,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新年好”的调可以改编成“Happy birthday”,“In the classroom”等歌曲;利用“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的歌曲旋律,可以编成“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What’s the time?”等歌曲;同时,与“Ten Little Baby Ducks”异曲同工的有“Ten Little India Boys”或“Ten Little Fingers”等。总之,教师在巧用妙用课本里的歌曲和歌谣的同时,不要仅限于这些歌谣,而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创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乐于被学生接受的歌曲和歌谣,让这些内容服务于英语教学,让英语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

四、结语

语言学家反复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在娱乐中快乐地学习,这种快乐的体验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愿歌曲、歌谣伴随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们未来的英语学习树立小小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歌谣词句句型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典型句型大聚会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