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2015-09-10 07:22陈惠英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

陈惠英

摘 要: 基于中学生记叙文缺乏细节描写的现实,本文从赏析佳作,明白意义;观察生活,寻找典型;训练写作,掌握方法三方面入手,旨在激发学生细节描写的意识,教会学生选择细节,训练学生描写细节,从而把记叙文写活。

关键词: 细节描写 真实典型 描写方法

初中生写作以记叙文为主,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使写人状物叙事达到“借一斑以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然而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只是一般的叙述,难觅细节描写的踪影,读来枯燥乏味。那么该如何让学生重视细节描写,学会细节描写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赏析佳作,明白细节描写的意义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景物等描写。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会给读者心灵的震撼,赋予文章生命力。因此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写作时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魅力,写作时才会积极运用。

1.学生佳作赏析,激发细节描写的意识。

空洞的说教难以激发学生的意识,身边同学的优秀习作、中考满分作文的赏析,更直观形象,我也随时把每周学生佳作投影朗读,并在点评时突出文中细节描写之处及其作用。赏析结合点评,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了,会产生“我也要加强细节描写”的紧迫感。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有了进行细节描写的尝试。

2.课文名作赏析,感受运用细节描写的魅力。

课文名作也是赏析的良好途径,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随时点拨,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如《绿》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品析“追捉、揪、攀、探、鞠躬”这一系列动作细节,体会急切的心情,感悟攀爬的艰难,领略绿的魅力,读来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再如《变色龙》中“一跟手指头”的肖像细节,可以让学生品味其在引发事件、推动情节、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和表现小市民的穷极无聊等方面的作用。细节描写的生动实例在课文中随处可见,引导学生揣摩细节使文章的人、事、物鲜活的魅力,明白细节描写的意义,就会激发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意识。

二、观察生活,寻找真实典型的细节

学生有了细节描写的意识,还需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细节,从细节中寻找典型。

1.细节描写讲究真实性,要细致观察生活。

细节描写之所以会打动人,是因为它源自生活,符合生活的真实。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可见,捕捉真实的细节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记录精彩的生活瞬间,我让学生每周记录两个细节片断,积累观察所得,以便写作时能细腻描绘。如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她咬了咬牙,用右肩头作支撑,左膝以冰冷的地面为支点,慢慢缩起,踮起脚尖,用力一蹬,她竟然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这是学生对失臂女孩在摔倒后爬起来的过程描写。因为真实,观察细致,读来小姑娘的坚强形象就在眼前,这就是有生命力的细节的魅力。

2.细节描写讲究选择性,要善于寻找典型。

细节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阳光下的一朵鲜艳的花朵、同学的会心微笑、老师的一声叮咛,都是细节,但细节不是拿来就能用,一定要有所选择,要选择突出中心的,使人物形象鲜明的典型细节。典型细节的寻找需要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特征选典型细节,例如景物描写可抓住季节特征,写浅草突出春的生机、写知了突出夏的热烈、写落叶突出秋的肃杀、写风雪突出冬的阴冷;人物描写可抓住年龄性格特征,如抓住年老的特征选取白发、皱纹等典型细节,抓住乐观、勤劳的性格特征选用微笑、粗手、目光等典型细节,细节典型才能感动读者。

三、训练写作,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在明确意义和善选细节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文本,学以致用,进行写作训练,掌握描写方法,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1.用词要精当。

细节描写讲究真实性,用词要精准,最好能做到一字传神。如《孔乙己》一文中的“摸”,用字精准,传神地写出孔乙己潦倒的境况。指导写作时,我让学生推敲动词、形容词等,不断修改,力求用词精当,刻画鲜明形象,突出文本中心。“我紧紧抿着嘴唇,努力不让喉咙里的哽咽声发出”,学生用“抿”“紧紧”精准地把细节写活了,把人物的委屈心理写活了。

2.呈现要细致。

细节描写讲究细腻性,可将动作等描写动态化、具体化。如《社戏》里“跳、拔、点、磕、退后、上前、出、飞”等一系列开船的动作描写,具体细腻,细致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学生习作中用“我拿出钥匙,迅速插进锁孔,一扭转,一推门,书包一扔,冲进厨房,拉开冰箱,拿起牛奶就饮”一系列动作细节,细腻地突出他急于饮水的渴态。

3.修辞要巧妙。

细节描写讲究生动性,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可化平淡为精彩,化抽象为具体。如《故乡》用“细脚伶仃的圆规”作比喻,写杨二嫂的肖像细节,活画出其可怜。学生习作中写道:“看到我,爷爷脸上的褶皱顿时像阳光下逐渐开放的太阳花。”巧妙的比喻将爷爷内心愉悦时的脸部细节变化描写得跃然纸上,形象可感。

4.描摹要立体。

细节描写讲究丰富性,生活是多彩的,可以高低结合多角度;比喻、拟人多修辞;动作、语言多方面,视觉、听觉多感官立体描摹,这样文章才会传神。《春》一文中对春风的立体描摹,令读者如沐春风。在习作片段“鲜红的血从鼻腔流出,它带着点鱼腥似的味道,走回喉咙,凉凉的,我心一惊,脚下一滑,差点晕倒”中,学生就调动视觉、触觉,运用比喻、拟人,描写动作和心理,立体形象地描摹了流鼻血的情景。

5.前后要呼应。

细节描写讲究整体性,写作时细节前后呼应,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完整。《最后一课》“出操、收操”的首尾环境细节,使叙事完整。学生习作《我心头一震》中开头用“飞舞的衣袖”的细节交代女孩摔倒的原因(失臂),随后用它推动情节发展(独立站起),最后用它引发女孩对自己的触动(要不畏难),由此点题,细节前后呼应,贯穿全文,很有神韵。

总之,细节关乎文章的生命,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悟细节、观察生活选细节、掌握方法绘细节,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巧用细节描写,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浦海虹.浅议作文教学的四结合原则[J].江苏教育研究,2012(11A):45-47.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
无限风光在“细节”
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及语言艺术探究
于细微处见深情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初中语文细节描写读写迁移教学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