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2015-09-10 07:22张少峰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改进措施作文教学

张少峰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他们语文学习水平、观察力水平的最好反映。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中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写作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实现心灵的对话。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一、剖析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小学生受经济条件、地域条件等原因的制约,知识面非常狭窄,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教材,缺少课外阅读,因此,他们对作文有很严重的畏惧心理,认为无物可写。他们的作文多是口号式的,没有真情实感。笔者分析了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多是对他们进行句、篇的训练,对学生的感情因素考虑得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存在缺陷,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导向作用,并且很多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方式很单一,不注重学生对文字的感悟,使学生缺少体验的机会。

(1)在评判一篇作文的优劣时,教师的评价依据多数是作文的形式,语句是否通顺,叙事作文是否有条理,中心思想是否突出,对于学生的文学积累和所要表现的个性、欲望则关注的很少。有的教师甚至利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记住一些作文类型的结构,以后学生作文就全都按照相同的模式写,只要把文章的条理写清楚,有了突出明确的中心,就是老师眼中的好文章。这种做法不仅磨灭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他们的文章没有了任何生活情趣,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

(2)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为得到评卷人的好感,教师会引导学生从评卷人的态度揣摩题意,导致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主体意识的缺失,这种写作方法没有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笔下的文章没有任何个性可言。

(3)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很多教师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偶尔让一些写作较好的学生读一下自己的文章,读完后稍加讲评就算完成。作文的评改也多数是教师独立完成,并且教师的评改方式比较陈旧,只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和鼓励,具体的指导很少。学生习惯以教师的评价看待自己的作文,没有养成修改的习惯。

2.学生的习作质量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阅读量小,并且阅读不能有效地转化到写作上,导致他们的写作素材与写作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相脱离,没有实际内容,也没有感情的参与,形式严格遵循教师的指导,单一且呆板。

(2)目前,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有的学生会抄袭其中的写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多读几遍,多抄几遍,自己慢慢就能记住怎样写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助益,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阻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学生的作文形式缺少变化,往往一个题目从三年级写到六年级,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很多教师只注重课内的作文教学,对于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取不太关心,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只能用假话和空话凑够字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将作文教学封闭起来,使学生囿于课堂之中,学习没有任何的积极主动性。

二、如何改进作文教学

1.明确习作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小学生平常所写的无非是两类: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即写出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趣和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适当地进行想象;二是应用类文章的写作,这些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训练。教师要明确小学作文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2.作文教学生活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身边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作文的亲切,作文就在他们身边。如教学写人的作文时,笔者就让学生以《我的同桌》为题进行写作。学生先互相观察,了解自己同桌的外貌、穿着、气质,然后从口头上互相评论一番,说说自己的同桌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还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3.将自然、科技等元素融入作文教学。如果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将自然和科技等元素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给学生带来写作的新鲜感。如进行写景类作文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以《我设计的房子》为题写作。经过自己的想象,学生所有“设计”出的房子充满科幻气息,他们的想象力让我叹为观止。从中笔者深深体会到,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写作的形式进行革新和变化,他们的笔下就会出现一篇篇优秀的作品。

4.将写作的范围逐渐拓宽。小学生的写作多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这种写作形式可以少量使用,但是要将作文内容放宽,不可限制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一些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及低年级学生的写小片段等形式也要丰富,使学生可写的范围逐步放宽。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勤练笔,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5.读写结合。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尽可能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的眼界。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当然,这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经常,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6.开放作文课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认为合适的体裁抒发自己的情感。要实现这个愿望,开放课堂是最好的办法。关注生活,如家庭、学校、社会、父母、师生、朋友,个人的成长历程,这些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开放课堂,常用的有三种做法:一是配合生活进行写作,二是组织语文活动进行写作,三是与其他学科协同作战,如:国庆节看阅兵、中秋节赏月、编演童话剧、举办巧手日等。确定活动项目、写作要求,放手让学生讨论怎么干,要让学生自己去闯;遇到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教师在一边可以指导,但不是干预。

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材料的时候,教师必须做有心人,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在学生将生活材料呈现出来时,要指导学生如何选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不同的作文;在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复地修改,让每个人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改进措施作文教学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