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朗读训练的实践与体会

2015-09-10 07:22许英妹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高中英语教学

许英妹

摘 要: 针对基础中等偏下的学生不重视朗读、不喜欢开口读英语的状况,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提高朗读兴趣,养成朗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作者对英语课文教学中指导朗读这一环节进行了反思,探讨了高中英语课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加强朗读训练,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不读书”问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朗读训练 实践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的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按照传统教学,学生成绩不仅难以提升,而且教学费力。通过调查发现,其根本原因有三点:一是教材难度加深,课文生词多了,句子长了,加上未掌握的初中词汇,造成读得不顺畅;二是学生不重视朗读,不喜欢开口读英语;三是老师想当然,认为朗读是学生课后自己完成的口头作业,事实是,对学生而言,朗读作业等于没作业,他们基本上没有课后朗读英语课文的习惯。

针对上述原因,依据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靠读,读得多了,才能形成语感。我在所教班级开展英语朗读训练,在实践与探究中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二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三是辅导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课文的指导和训练。

二、实践探究

1.朗读的作用举足轻重。

(1)朗读让单词、语法活起来

在课文朗读中,单词、句型和语法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材料。在声音的配合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音、形、义变得鲜活生动。朗读时,学生的眼、口、耳、脑同时并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理解记忆,而且可以培养阅读的基本技巧[1][2]。

(2)朗读能让语感好起来

学语言不仅是学习“词、句、语法”,更重要的是“段、章”,“熟读诗词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坚持朗读能培养学生心中有“段、章”的概念,逐步达到提高语感的目的。

2.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一是用好教材中的“趣味阅读”部分,如Book1 P16 绕口令: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can a can? How many cookies can a good cook cook if a good cook could cook cookies?A good cook could cook as many cookies as a good cook who could cook cookies.教师先背一遍,然后给学生点拨can与cook的一词多义现象及整句汉语意思,带领学生读几遍,便能朗朗上口,这种方法比单纯讲解can与cook一词多义现象更容易掌握。

二是补充英语名篇佳作欣赏,通过播放朗诵材料的录音,指导学生欣赏英语名篇佳作。如教学虚拟语气时,安排学习朗读“If I Were A Boy Again(假如我再回到童年)”,通过模仿语调,学生不仅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不可能回到童年”的感伤;还能帮助巩固虚拟语气中“动词构成”这一语法难点。教学名词性从句时,学习欣赏“I Have a Dream”,相信学生对马丁·路德·金运用一连串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梦想的句子有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理解名词性从句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就轻而易举。

3.辅导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课文的训练。

以必修1第一单元课文“Ann‘s Best Friend”为例,我是这样组织一堂朗读指导课的:(↗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停顿)

一是示范读、领读、仿读,老师或英语高手先示范朗读,如这篇文章的第一段通过两个设问及一个回答提出作者的观点,所以朗读的关键是运用升调(↗)达到设问效果。然后领着全体学生仿读,在仿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易混单词through,though的读音;不要吞掉单词的尾音如feelings,thoughts,wanted;按意群停顿(‖),指导学生做如下标注: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like your deepest↗feelings and↘thoughts?

二是试读、独立读,随意指定不同学生或分组轮流试读,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如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一封信,表达作者对接近大自然的强烈渴望,朗读好的关键是主从复合句的停顿及并列名词的升降调运用。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sky,the song of the↗birds,↗moonnight and↘flowers‖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三是按组轮读PK,开展读书秀活动,在前两个步骤中,学生扫除了词汇障碍,获得了朗读技巧,这个步骤的目的是鼓励每个学生都开口读起来。采用同一组共读一个段落先评比,然后小组活动时独立朗读秀,按如下细则打分。

开展读书秀活动评比细则表(共10分)

三、成效与体会

通过朗读教学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中长期存在的“不读书”问题。以往叫学生“剩下时间读课文,全班鸦雀无声”;现在叫学生“大声朗读这篇文章”,很快就能听到书声朗朗。从半年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看,活动班学生对待朗读课文的态度、朗读课效果及朗读对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作用方面有了可喜的成效:

1. 90%的学生说“在晨会时读课文两三遍,而不像以前只是专门记单词”。

2. 70%的学生说“会坚持把每篇课文念熟悉了,会更主动朗读课文”。

3. 85%的学生认为“读不出的生词明显减少,单词发音基本上准确”;75%的学生认为“多读课文后增强了对词汇的记忆,对语法结构也更理解”。

4. 86%的学生认为“朗读更容易理解课文,不过要读很多遍才会有记忆”;90%的学生认为“课文如果经过老师一段段讲解会更明白,读得更有‘味道’”。

从一年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看,活动班学生在朗读习惯的养成、朗读技巧的运用及朗读对听力、语感培养等能力提高方面逐渐取得进步。

5. 70%的学生认为“现在我习惯了每天早晨大声读英语;念比看更有效;平时多开口,让我更自信”。

6. 90%的学生觉得“读得比以前快多了,会流利,但还读不出节奏,读得平平淡淡,没有感情”;70%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指导过的句子或段落,懂得重读、停顿,运用得好,很美,但有时读出来却没那个味道,一直在努力”。

7.每篇课文坚持朗读5遍以上的学生认为“对句子更加熟悉,更有句子感了;做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时,会更有意识地联系上下文”。部分学生说“有边读边思考的感觉了”。

从反馈的七个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一年多来,学生对朗读这一学习手段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进步过程:首先朗读态度转变,从只读读记记单词到会更主动朗读课文;其次体会到朗读有作用,从更容易记忆词汇和理解语法到更有句子感;更重要的是养成朗读习惯;更可喜的是意识到朗读技巧运用得好,朗读课文很美。

目前,需要努力的是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总之,朗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语言学习最简易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朗读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有利监督和学生的不懈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2]王宗炎.朗读与英语学习.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季正泉.朗读的心理过程与朗读教学.教学与管理,1998.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高中英语教学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