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 07:22李海荣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材情境

李海荣

“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杠杆。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主体,主导课堂有效教学

追求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在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思想,强调学生对知识有渴求、质疑和探索的精神;对学习保持强烈的自信、兴趣和勤奋;在探究活动中能学习、体验和自主建构。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做个成熟的消费者”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或家人遭遇过的消费陷阱的事件,并告诉学生课堂上将模拟扮演巧拒消费陷阱的情景剧。结果在课堂中,有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消费智慧生动地扮演了智慧的消费者角色,其他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点评并谈了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开展活动,放手学生走进课堂,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知识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优化建构知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1.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优化开发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把握教材深度,掌握教材精髓,尊重教材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知识储备特点,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误读。这是课堂中催生学习效率的前提。

2.增加教材内容的热度。教材编写时利用的时政热点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其时效性。这就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升温”处理,及时把时事热点话题渗透到课堂中。

三、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1.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可见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是符合“三贴近”的,更反映了“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而具体生动、丰富多彩、触人感官、扣人心弦的生活情境,能够使枯燥、抽象的哲学和政治教材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丰富生活、提高认识,投入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

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性、时政性素材为学生搭建有趣、生动的情境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认知、创新。为此,教师可以将真实的生活事件、鲜活的时政材料引入政治课堂。

(1)真实生活引人入胜。例如在教学习“追求公平”的知识时,以真实的生活场景“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大病拖,小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由此说明收入差距,社会不公平,不利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从而使学生有所感悟、体会,提高对公平重要性的认识。

(2)鲜活时政扣人心弦。例如:以“南京省运会”讲授每个公民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担负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同身份不同责任;以我国部分省区遭受自然灾害造成蔬菜价格上涨及大蒜、绿豆价格上涨甚至出现哄抬物价现象,讲授做个成熟的消费者等,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理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设疑,学生乐于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若能选择时机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形成不同层次的疑难,就能刺激学生本能的认知冲突,造成积极的“心理紧张”,这样才会让学生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种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强调问题的重点,把握教学有效性。问题过多,只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如“蜻蜓点水”,最后敷衍了事,这对学生深入分析、合作探讨、获得认识极为不利。因此,教师的问题应该突出重点,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重难点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让他们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应通过对比分析、联想拓展、总结归纳,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设计能够拓展思维宽度和深度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学生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精心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和深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

3.合作探究,是提高效率的平台。学生、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由直接告诉,而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相关知识和体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学生求真务实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因此开展合作探究非但与提高课堂效率不冲突,相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体现有效教学的内涵。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提问、讨论、辩论、演讲、调查等,选择何种方式要因材而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定。

(1)要突出合作探究方法的指导。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善于倾听,抓住学生的要点;教会学生说的能力,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综合的能力,使小组谈论结果形成体系;教会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使合作探究有效发展。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要注重探究中的知识整理归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还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指出知识之间、理论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尤其要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落实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有深刻体会。

四、教学反思有助课堂有效教学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学生课后的反馈信息;课堂教学中寻找自身缺点;反思课堂教学中某个细节的处理是否有精彩之处,等等。并进一步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提升为一定的教学理论。信息反馈的分析与提升,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保证作用。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知识体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