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

2015-09-10 07:22阮莉雯
中华家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合力作弊家校

初一学生小陈的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小陈在学校默写作弊,希望她有空过去一趟。听完电话,小陈妈妈又急又气。儿子小学时一直都在自己身边,聪明机灵,人见人夸,可丈夫调到公司总部去工作后,自己实在忙不过来,便将儿子送到了寄宿制初中,不想开学后问题接踵而至。想到这儿,她不觉对老公又多了几分怨气,于是她一个电话打给婆婆,让婆婆和她一起去学校面见老师。面对气急败坏的小陈妈妈和焦虑无助的小陈奶奶,老师觉得自己当下很难和他们谈孩子的问题了。

老师本想通过家长了解一下为何小陈会有默写作弊的行为,希望与家长形成家校合力来共同应对小陈成长中的问题,却不想小陈妈妈又是数落小陈爸爸的不是,又是狠夸孩子小学时有多好,就是不愿去谈当前小陈的问题。这样一种过于戒备和封闭的态度让老师很难与她做开放式沟通,只好例行公事地做个情况汇报就匆匆结束了会谈。如果小陈妈妈细想一下,便会发现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对于解决孩子当前的成长问题没有帮助。那么,当老师发现孩子在校表现出的问题,需要配合解决时,家长该怎么做呢?

突破心理定势,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老师给自己电话这件事。在小陈妈妈看来,老师打电话意味着“告状”,自己感觉很丢面子,这时她消极逃避的防御机制就表现出来了,这样反而不利于解决孩子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学生成长的老师,都会在学生表现出成长问题的第一时间与家长做沟通。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是通报事情,告知现状;二是了解情况,配合解决;三是取得支持,形成合力。小陈妈妈只有明白了老师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孩子好,才能在理解老师的基础上去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孩子当前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更新观念,明白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才更有效。在小陈妈妈当学生的年代,“喊家长”就是“向家长告状”的代名词,这是一种简单割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看法。在今天,老师喊家长已不是单纯的“告状”,而是“和家长一起寻找孩子犯错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向家长了解情况以便更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所以,在被“喊家长”之后,小陈妈妈最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去发现孩子犯错的动机和原因。后来,小陈妈妈说她冷静之后便想到了这次问题的导火索:上周儿子要买新跑鞋,自己跟他说只要你这周默写三次全对就给你买,周四晚上儿子打电话时说已经有两次全对了,自己便说那就看你明天的表现了,结果周五便发生了儿子默写作弊这件事。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形成多元积极的亲子沟通关系。一般说来,如果父母的价值观是正面积极的,那么与父母沟通顺畅的孩子往往成长问题会比较少。所以,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对于小陈妈妈来说,丈夫调到公司总部工作后便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的做法本身就稍欠妥当,有甩包袱之嫌。而且,小陈妈妈每天在电话里只是询问儿子默写、作业、考试等学习情况,这样做更是将亲子关系功利化、单一化了。

当亲子沟通中只剩下了学习这一主题,也就难怪孩子会在学习中做出功利化的极端行为了。

(阮莉雯 江苏省天一中学心理老师)

猜你喜欢
合力作弊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合力套纸杯
合力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