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死亡真相

2015-09-10 07:22卡罗尔·贝克
中华家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葬礼成年人亲人

【澳大利亚】卡罗尔·贝克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无论你自己相信生死线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死亡都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谁也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只要你的手指轻轻动一动鼠标,网络上报导的世界上各种各样灾难就会呈现在你和孩子面前。而有的孩子有时候还不得不面对失去生活中熟悉的人的变故,比如祖父或祖母、一位家里的朋友、甚至是爸爸或妈妈。

大人们会努力理智地面对改变的生活,而孩子的悲伤历程和大人不一样,也更复杂,亲人的亡故可能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较长时期的悲伤、困惑、甚至是恐惧。

作为一个成年人,“死亡”永远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作为一名家长,让孩子理解死亡这个概念,更是不知从何讲起。没有一个规则说怎样把亲人过世的消息告诉孩子,但是孩子们听到此类消息时的反应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知道怎样通过爱、鼓励和理解帮助他们度过这种第一次遇到的经历。

回避不是好办法

父母们都想让孩子避开那些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悲伤的事情,这是人之常情。很多家长会选择向孩子隐瞒亲人去世的消息,或者不知道怎样把亲人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也不知道应该讲多深,于是为难。

专家告诉我们,你给一个正在承受丧亲之痛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告诉真相、诚实相待和理解。

据专门研究心灵创伤的心理学家吉尔·克鲁克斯说,家长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时,诚实是必不可少的。“给孩子讲个半藏半露的真相或者撒个谎,就是潜在性地伤害了你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她说,“无论你是否能直言相告,孩子总有一天会从学校、邻居或间接地从其他成年人那里听到关于死亡的知识。”

诚实和开门见山地跟孩子讲死亡这个话题还能增进感情,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们懂事了,能够承受住灾难的降临,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有资格了解一些事情,他们会以更成熟的心理应对以后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挑战。

一次悲伤的历程

有人去世时,孩子会觉得他们的世界变得混乱不堪。他们身边的大人们流着泪、不知所措,有时还会发火。屋里人轻声但是急切地低语着,电话铃接连不停地响起来,陌生人在他们的家里进进出出。

孩子对于不幸事件的反应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据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道奇心理治疗中心主席多娜·舒曼说,对于一个正处于悲痛之中的孩子,家长们所能给予的最好抚慰是倾听。“所谓倾听,不仅需要我们的耳朵,还需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

鼓励孩子通过回忆和死者建立一种感情纽带,也会帮孩子走过这段历程。每天和孩子聊天时,找时机鼓励孩子谈一谈死者。比如:“爸爸会喜欢这个”或者“妈妈会为你骄傲”。

给逝去的人制作一些纪念物,让孩子能从中有所收获,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好处。他们也许会喜欢为纪念一位逝去的朋友制作一张纪念卡或者为纪念爷爷的一生画一幅画,并且制作一个记忆盒。

帮助孩子应对悲伤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你自己心里的痛苦。如果觉得必要,你可以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或者找专家进行咨询。家长照顾好自己,也是向孩子展示出了面对悲伤和走过悲伤的办法。

告别逝者

心理学家、澳大利亚悲伤和丧亲辅导中心主席克里斯托弗·霍尔说,要帮孩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父母们就要克服自己对孩子过度保护的欲望。“参加葬礼,其实正是帮他们了解所发生事情的机会。”

安排孩子参加逝者葬礼,有助于孩子对死亡加深一些理解,但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参加葬礼。霍尔说,如果做了适当的准备,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能通过参加葬礼获取知识。“不给孩子这个机会,会让他们的困惑越发难解。甚至到了成年,葬礼的真实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都是个谜。”

为了让孩子了解葬礼的整个过程,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葬礼当天的所有仪式—— 告诉孩子,现场会有很多人,他们会哭泣、会念悼词、会讲起死者生前做过的一些善举。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认识一个人死去时的真实景象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成长经历。

虽然孩子可能对于死亡这个概念已经有所适应,可如果他们变得狂躁不安,那么家长就需要做出应急处理,请一位可信的成年人把孩子带离现场,在此种情况下是必需的。要是孩子不想参加葬礼,你可以把葬礼过程拍成视频,以便他们在以后愿意的时候观看。

疗愈伤痛

孩子喜欢的一个人去世时,他们的悲伤比成年人要漫长得多。他们可能把悲伤压抑在心,也会在脑子里一遍遍重复以往经历的事情。

为了帮孩子应对悲痛,你需要帮孩子感觉到他们的生活秩序已经恢复了正常,那么保持全家人熟悉的日常活动和习惯就很有帮助。

这样做有时具有挑战性,因为面对亲人去世,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困惑,有时会出现反抗行为;有的孩子会变得胆小,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孩子会有侵犯性举动或者装出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有的孩子变得几乎像个超级负责的小大人儿似的,特别是当父母有一方去世,他们又是家里的大孩子的时候;有的孩子也许在短时间情绪低落,过一会儿就高兴地和小伙伴玩了起来;还有的孩子显得有些失常,比如,当听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时,孩子也许会控制不住地笑起来。

针对以上情况,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非语言信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心里的悲伤会是一种身体体验。孩子也许会出现睡眠障碍、头疼、肠胃不适等症状。“留心孩子没说出来的那些话,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关注他们的情绪、行为和身体语言是否极端、异常或者与以往不同。”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或不愿意接受亲人去世的悲伤,或者似乎思维停滞,不能继续以后的生活,家长应该请专业保健医生对孩子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葬礼成年人亲人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念念不忘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看完体检报告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亲人( 连载一)
自己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