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离不开逆向关怀

2015-09-10 07:22徐彦
中华家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鹿群逆向成才

徐彦

当初,由于受到保护,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群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很快就繁殖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当地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挽救,可惜无效。后来,根据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的建议,动物园将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

几年过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恶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动物需要“逆向关怀”的保护,孩子们需要不需要这种“逆向关怀”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孩子过着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社会和家长为他们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长此以往,孩子们岂不是失去了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逆境可处,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在挫折中磨炼自己,最终养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向关怀”式的挫折教育呢?首先要告诉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挫折,然后想办法努力克服。另外,家长也可以有意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引导孩子面对、克服,比如带七八岁的孩子去逛街,然后让他自己坐公车回家,当然,家长要提前考虑好各种突发情况,给孩子讲明应对措施,保持联络畅通,保障孩子的安全。

日本人深感年轻一代的创业精神远不及老一辈,便想方设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不忘过去最苦的日子,日本一所学校给孩子做了“忆苦饭”,结果孩子面对大人当年吃过的糠菜号啕大哭,拒食三天,可校方仍不为所动。第四天,孩子终于咽下这顿忆苦饭。

在日本的许多孤岛或森林里,常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自己寻觅野菜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这些孩子都是家长主动送去的。像这样的“吃苦”教育,在日本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日本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活动,组织学生到田间、森林或海岛去“自学”,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孩子在自然界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希望孩子成才,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家长不要“心太软”,硬起心肠,才能爱得深沉,爱得高远。

猜你喜欢
鹿群逆向成才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残酷的默契
鹿群赛跑
圆斑鹿的等待
圆斑鹿的等待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
祝您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