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展现新作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5-09-10 07:22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改革学校教育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一年,任务极其繁重。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以竞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常态,以积极作为适应新常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引领新常态。这是我们做好当前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要主动认识新常态、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省教育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前不久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今年教育改革8个方面、25项改革任务,其中,14项涉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一项一项谋划实施、一项一项推进落实。

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要研究制定我省《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分别于6月底、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已组建专班,集中力量做好三个方案的起草工作。希望各地积极配合,使之既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切合湖北实际。方案正式公布后,要向学生及家长、向全社会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形成共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落实职业教育改革举措。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突出推进四项改革:改革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把中职学校设置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市州,将9所民办中职下放到市州管理。通过合并、划转、委托管理等方式,对18所省直部门、行业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成熟一所推进一所;推动建立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院校教师引进机制,对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绿色通道”,吸引能工巧匠进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各市、县要进一步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统筹推进普职协调发展,落实普职招生计划;统筹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每个县(市)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中职学校;统筹专业设置与管理,引导学校特色发展。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今年,要继续将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作为改革重点任务,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湖北教育现代化。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政府引导的方式,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加快推进“班班通、校校通工程”,建成“湖北省教育信息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应用驱动,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应用模式,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形式,继续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抓好改革试点,有关县市、学校要根据试点要求,抓紧推进。

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补充机制,继续招聘新机制教师4000名,完善新机制教师管理办法,研究建立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聘校用”试点工作。完善培训机制,形成“分层负责、分类管理、分级实施”的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以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特别是校长的培训。完善交流机制,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交流轮岗的常态化、制度化。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应交流总数的20%。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助、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制度,落实好教师的相关政策待遇。健全教师准入退出机制,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工作。

统筹推进教育民生领域的改革。将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精准发力,以“小改革”促进“大民生”的改善。探索建立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完善中小学生补课监管机制。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根本导向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要进一步做好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抓小抓细抓落实,使中小学生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强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活动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教育,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国家新课程标准,做好有关课程配套衔接和教学计划安排工作,建立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要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要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优质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特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要加快推进中职、高职教育的衔接,继续开发一批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我省《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和改进体育艺术教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育工作评估和体育工作基本情况报告公示制度,促进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今年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启动实施“校园足球”振兴计划,筹措5000万元经费,用3年时间,建设700所左右的足球特色学校,努力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校园足球”格局。

坚持以公平为取向,进一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启动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拟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00所,并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备忘录,今年112个县(市、区)要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尚未接受省级督导评估的县(市、区)要对照督导评估标准,尽快补齐“短板”,力争今年全省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县(市、区)达到100个。已经通过省级督导评估但还没有接受国家验收认定的20个县(市、区),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实事求是地通过教育部验收认定。

研究支持普通高中发展政策。目前,一些普通高中办学经费来源有限,债务较重,办学比较困难,已成为基础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要“研究支持普通高中发展政策”。我们将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建议。各市县对高中的改革发展问题要认真研究,不要等待观望,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大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办好村小和教学点,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好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和心理辅导工作,落实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升学政策,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深入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水平和办学水平。

坚持以法治为保障,进一步体现依法治教的要求

推进依法行政。教育厅将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系统梳理教育厅的职责权限,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确定权力边界,既要从越位点退出,又要把缺位点补上。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相应建立“三个清单”,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重大改革项目和重大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教育执法。全面梳理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依据,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权限,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教育督导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的机制,探索建立部门间的联合执法机制。

推进依法治校。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推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重点抓好三件事: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依法治校创建,依法化解学校矛盾纠纷。

加强法治教育。要开好法治教育课程,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建设一批集实践性、参与性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要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以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局面

进一步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校长要切实履行好校园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安防措施。对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教育局长、校长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妥善处理。要建立层层分解的校园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履行不到位将进行追责。今年,在全省教育系统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校园安全联席督查制度。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课”的开设要求,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建立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要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研究制定预案,坚决防止校园伤害案件、踩踏、火灾和溺水等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各类大型集会活动,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要严格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按照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特别是师生安全信息、校园稳定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等重大信息,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报告的同时,要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猜你喜欢
改革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