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管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探索

2015-09-10 07:22苏振霞肖辉吴建新张兵之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苏振霞 肖辉 吴建新 张兵之

摘 要: 当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从《海岸带管理》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出发,对课程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海岸带管理》

一、课程体系构建要合理

首先,重视前期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明确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调研的范围要向深度与广度展开,参照国家、省市各种相关统计数据并加以分析,同时对企事业单位具体岗位进行了解和能力需求分析,这些关键数据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海岸带管理》这门课没有实践课与之匹配,应增加实践环节并占适当的比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课程体系开发需要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

课程体系的开发如果没有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就等于闭门造车,很难适应专业需求。学校应积极鼓励与引导各院系在开发课程体系的同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的一线骨干及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编制、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设,组建该课程建设委员会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充分吸纳行业人才作为委员,通过课程建设研讨会、课程建设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讨论,听取行业人士的意见及建议。

三、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及性质,要有不同的授课形式才能体现出课程的多样化特征,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海岸带管理》课程可采用多种授课形式。

(一)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结合并用。在教学方面,单纯的黑板教学存在书写时间长、无形象性解释等缺点而不被学生喜欢,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提供包括图形、照片、视频等在内的丰富信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时间,增加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运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的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授课地点科学化。在授课地点上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空间,在教学环节上应更多地体现灵活性与实效性。如与当地海洋与渔业局合作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海洋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与相关知识;也可将学生带到海上进行现场操作等演示,让学生边看边学。这样的授课形式必将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加深对工作和专业的理解。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单一的闭卷考试,这种方式只能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得不到体现。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积极研究与探索出适合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考核模式。笔者拟采用闭卷考试部分占40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平时成绩部分占60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应用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考核中还应注重提问回答、学生作业、学生操作、单元测试、学生协作、学生出勤等诸多教学过程因素。这样可以很好地体现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可以提高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率。

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及科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教材的理解,让学生动起来,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设计自主学习时间,在课上应有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时,不能无指导、无提示、无具体要求、无检查、无反馈,应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

结合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活动等。通过这些科研活动,学生了解材料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习兴趣,勇于创新。

五、加大教材建设支持力度

一本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相比国外教材的更新速度,我国教材的更新较慢。发达国家的大学老师能更方便地从科研单位、企业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几乎每年都会在自己使用的教材中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前沿,了解目前电路的发展趋势;但在我国,教材的编写、发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版本的教材往往要使用好几年时间,而且为了保证教材在各个学校的通用性,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通常只会选择通用性的知识点,无法或很少加入最新的研究动态,对教材内容的随时更新更无从谈起;而且由于我国教师本身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对于教学的各种限制、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等原因,教师很少能在教学中加入最新的技术,即使加入这些最新的技术也只是简单地介绍。

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进行正常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通过教材的编写可以即时淘汰过时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更新和加入最新的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教材的内容除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适当引入拓展性知识,如前沿科学、行业新发现、法律法规的更新,国际规范等,这不仅对编者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而且需要相关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从而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因此,学校应针对教材编写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必将反馈社会、服务社会。

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健全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教学体系改革应当系统化、科学化,循序渐进。通过教改由教学变教育,由教授变学习,由主导学生变服务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傅伟.深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与思考.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78).

[2]胡卫东,杨恒山,甘美玲.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0(29).

[3]宋成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

[4]杜健.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中国科教创新.

[5]屈少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之初探.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6]田爱芬.《材料成形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1).

[7]须文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考试周刊,2014(70).

[8]吕敏.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教改聚焦,2014(5).

[9]甘学涛.电气专业“电路”课程教材改革分析与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4(17).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水产类重点建设项目:淮海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XJG2014-3-14)。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