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规化

2015-09-10 00:01王佳丽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班主任工作职业教育

王佳丽

摘 要: 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职业教育工作现状下,要分析家校合作存在的困难与障碍,整合现有平台与资源,尽可能开展家校合作。有哪些可用途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何提高家长配合度的沟通技巧,如何使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规化,提高工作实效性,达到切实的教育合力,文章就此进行梳理与探索。

关键词: 家校合作 班主任工作 职业教育 常规化

家校合作这一教育方式,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社会力量——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又行之有效。从理论上讲,不仅能增强教育合力,保障青少年健康发展,而且能平衡学生成长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更能促进办学力量与水平提高。

在职业教育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实际存在着各种困难与障碍,使得家校合作方式单一、难以推行、效果不佳等。如一是职业教育生源情况复杂,多数学生为外地生源,班主任家访难度增大;二是许多家长因外出务工或忙于工作缺乏精力,约请家长来校面谈难度较大;三是家长因另外组织家庭或文化程度低等个人因素,对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存在“将孩子交给学校,就由学校全权进行教育“的心理,不能积极配合工作;四是个别家长出于各种原因,本身已经对孩子无要求或不认同学校教育,主观上不愿配合工作等实际情况。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仅阻碍了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实际上加大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难度,削弱了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效果。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使家校合作在职业教育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系统化、常规化、实效化,使之发挥应有的教育力量,帮助孩子良好发展,辅助班主任开展教育,笔者做出以下思考和梳理。

一、对现有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常规工作体系

(一)充分利用苏州市开展的“家校路路通”信息平台,在新生报到时做好解释动员工作,尽可能使学生家长开通“路路通”服务,在常规沟通过程中发挥“路路通”的功能。

1.随时关注路路通中家长手机号码绑定情况,可以及时掌握家长手机号码发生变更导致的沟通渠道不畅,避免无法与家长联系。

2.善于利用路路通实时沟通功能,涉及作业完成情况、更改正常上放学时间、收费项目、近期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状况提醒、校规校级强调、集体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校表现等内容。及时的一条路路通短信,可能是“太冷加衣、预防感冒”,“雨天路滑、注意交通安全”,也可能是“考试临近,请督促孩子认真复习,争取好成绩”,或者是“**是否休息不足,在校有睡眠不足状况”,等等;正是这样一句句平凡简单的短信息,让家长和班主任的联系紧密保持从不间断,家长在看短信的同时关注到孩子的在校情况;正是这样一句句温暖的关怀,让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信任得以建立,为家校合作奠定情感基础。

3.通过路路通每周发送学生周末留宿情况,杜绝学校家长两不知情况的发生;对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时进行短信通知,对学校学分制、德育测评条例通过路路通短信对家长进行普及,对德育测评月分数、学期分数、取得学分等第,通过路路通及时反馈家长,减少家长对孩子实际表现情况不了解、对学校办学政策不认识、教育与学校不能取得一致等情况的发生,为家校合作取得教育合力一致努力。

(二)充分认识学校多年来进行中职教育取得的经验转化而成的学生管理条例,并在实际班主任工作中进行贯彻。

1.妥善保存、积极利用新生报到时收集的户口本复印件、基本信息登记表等一手信息,分析学生家庭状况、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在开展工作中有的放矢,更易于取得家长的配合。

2.每周除常规短信联系家长以外,常规电话与至少两位家长进行学生在校表现沟通,避免学生有状况才联系家长的情况。

3.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认真组织家长会,面对面交流一学期以来学生的表现和适时根据年龄变化、学习阶段不同对家长进行提醒与探讨。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家长委员会,学校重大活动中邀请家长到校,加强反馈意见吸纳,增强家长对学校的感情。

5.认真开展德育测评,对每月测评情况、学期评定等级、德育学分等情况,通过短信、电话、成绩单等形式,及时反馈给家长。

通过这些常规工作整理与整合,基本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保持与家长的联系,随时通过路路通就学生在校情况及时进行短信联系,每周通过留宿情况进行活动沟通、每月反馈德育测评情况,每次测验及时反馈成绩,每学期一次家长会面对面交流,每学期每位家长都有至少一次电话联系,学校各类活动家长获得参与,学校办学政策家长得到解读;通过这些班主任主动进行的沟通工作,家长充分了解也理解学校教育情况,在长期交流中建立家长对班主任、学校工作开展的印象,培养家校合作的感情基础,利于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可和工作上的配合。

二、注意班主任工作技巧,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上述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梳理,可见在家校合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作为教育专业人士,一定要积极主动,注意工作技巧,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注意培养家长。班主任与家长充分沟通,伴随的是真挚的关心、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专业化的工作技巧,注意分析学生及其背后的家庭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家长、学生角度着眼,从学生及家长心理特点切入。

(一)无论家长的社会身份如何,对家长始终保持尊重,特别对于主观态度上不配合或者自身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班主任更需要发挥专业素养,多沟通,多讲解,通过自身专业素养,搭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二)注意家长也是社会人,除家长身份外,还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沟通形式尽可能多发短信、少打电话,选对时间,不对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三)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注重多交流、多分享,从家长反馈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真实生活材料,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表现,共同分享教育过程中的做法与反思,分享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与效果。

(四)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最终达成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认识一致,培养相互的信任感情,真正获得家校教育合力。

三、根据每个班具体情况、贴近学生与家长的新形势开展创新性工作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家访的可能性、实际操作性只能在少数学生中推行,更多的同学不可能通过家访形式与家长沟通。班主任要看到一些新形势下的新可能与新方式。如:目前的家长多为“70后”,对信息手段非常熟悉,可以组建班级家长QQ群或者建立微信讨论组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这样的信息平台也为家长之间搭建了相互沟通的渠道,家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加及时地了解孩子家庭以外的交友活动,也为班级活动、同学关系的协调提供便利条件。

根据各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开展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职业教育学校中存在很多家长的身份是外来务工者在苏州扎根立足、或者农民企业家白手起家的好例子,邀请家长进入课堂,介绍工作性质,就人生经验、成长忠告等内容开展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加强亲子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如我班级一位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自身努力在苏州做起了水果生意,站稳了脚跟;请这位家长进入德育课堂,向学生介绍初来苏州时创业立业的艰辛过程,白手起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都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借此消除地域偏见,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感,甚至学生还学习了很多关于水果的小知识。

通过一系列常规家校合作、情感交流、创造性活动,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可以主动争取到更多家庭方面的支持,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中更加有的放矢,得到来自班主任的专业性意见;更重要的是,对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健康成长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来自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班主任工作职业教育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