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研究

2015-09-10 00:01陈艳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级管理

陈艳

摘 要: 对学生的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措施,学生通过被激励更愿意遵循老师的指导和要求。新课程改革下,激励教育被视为教学重点之一,要求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以保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激励在管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能大大调动积极性,还能有效激发人的进步动机。根据目前教学状况,很多班级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激励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激励教育 班级管理 案例运用

激励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和导向,在现代相关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教育现状和教学实践效果进行的新的教育改革和探索。激励教育就是通过一种积极的教育引导和情感体验,以学生内部动力和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学习态度。现如今,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很好地运用激励教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班级目标,设立目标激励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班级目标有很多方面,所以建立班级目标的时候要进行多方面思考。

1.班级大目标。每学期开始之时,教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先建立一个整体的班级大目标,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反映学生的意愿,教师可以从班干部那里先了解一些情况并商议确立班级大目标。根据最后期末成绩及学生平时表现,一同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班级目标,对成绩优异者或者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属于长远性目标,除了长期目标之外还应当设立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周都在班会上根据学生上一周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确定下一周需要实现的目标。

2.个人小目标。在班级目标确定之后,个人目标属于比较繁琐的环节。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时机,让班里每一个学生都写上自己本学期要达到的目标分数及预测的在年级和班里的排名。经过半个学期之后,教师先计算出每一位学生与前期所定目标的差距,并对进步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学生不批评,而是进行原因分析,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为期末鼓足信心。

3.特殊学生的帮扶目标。班里最难处理的并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平时违纪较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制定班级制度限定学生违纪次数,并且以此警示他们,每周最好进行一次总结,多找机会与这些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并提出改正要求。这样通过一周一周的坚持,通过对学生的反复教育,学生违纪数量逐渐减少,程度慢慢减轻。

二、增强责任激励,凝聚班级力量

班级管理大部分都是一些常规性管理,仅仅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班级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地点,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态度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班级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技能,使整个班集体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氛。责任的激励需要从不同方面插手。

1.生活方面。班级日常生活管理虽然与日常学习内容有一些距离,但是只有学会生活才能学会学习。在生活方面,如学生的考勤、卫生的值日、卫生区的管理、公共财物的管理、班级活动的安排等,教师最好通过小组划分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生活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很多学生进行卫生区打扫的时候,总是不把卫生值日放在眼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并设小组长。每周都进行卫生评比,并设置流动红旗,对于打扫卫生积极的学生给予奖状以资鼓励。

2.学习方面。学习应当像打扫卫生一样进行分组,但一定要设置出班级学习委员,每一科设置两个课代表分管学习、作业及考试等情况,为了保证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工作的高效性,应当对班里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分为八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学习小组长。这样分工,不仅能使班干部的工作更出色,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记录的是班级学习的总体情况,而小组长记录的则是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由小组长组织平时学习时间和方式,平时背诵、作业等都由小组长监督检查。另外,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听写比赛、英语竞赛、班级数学奥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不断融入班级管理。

三、创造和谐班级环境,整体激励学生

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环境的创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室环境宜人。谈到环境首先想到的便是硬性环境,如最基本的教室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班级进行定期布置,通过张贴学生的书画、宣传标语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学生加以激励;对黑板报定期设置主题以进行阶段性激励,每一个阶段给学生不同的环境影响;通过违纪处罚警告等内容的张贴警示学生遵纪守法,遵循班级管理规定。总而言之,教室的环境要宜人,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班级管理提供便利。

2.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现场版教育对学生的鼓励更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更多机会参加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班级环境创造的关键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转换角色,将学生看成朋友,善意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尊师重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如何有效采用激励措施,需要教师更进一步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宝金.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师天地,2006.10.25.

[2]蒋丁舟.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J].教师原地,2014.4.29.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班级管理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激励教育的运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