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汉英翻译对策

2015-09-10 07:22何俊华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交际翻译公示语

何俊华

摘 要: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流,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并探讨公示语英译对策,以提高公示语英译质量,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公示语 文本类型 交际翻译 翻译对策

1.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共场所展示给一般公众或特定群体观看,以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文体,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路标、标牌、广告、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向人们传达提示、提醒、警告、请求等这样一些意图。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了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也反映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要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风貌,往往从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或城市的语用水平中获得初步的印象(何自然,1997)。

随着经济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公示语的使用愈发普遍,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及服务面广的部门。因此,公示语英译需求相应增大。但公示语英译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乱译、误译、不规范等现象。本文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公示语英译对策,以更好地树立形象,体现文明程度。

2.理论依据

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根据语言学家布莱尔(Buler)的语言功能理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①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文本:以作者为中心,较为主观。这种功能的文本主要是纯文学文本或者艺术性较高的文学作品,如自传、诗歌、戏剧等。②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文本:以信息为主,十分客观。这种类型文本涵盖任何知识领域,包括教科书、科技报告、备忘录和会议记录等。③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文本:以读者为中心,旨在影响读者的情感和行为,如使用说明、商业广告、宣传资料和说服性文章等。公示语是以读者为中心,为提示、提醒、限制、指令或请求读者,达到一定的意动效果(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与“收言后之果”(许国璋,1991:303)的目的,由此可以得出公示语文本应属于呼唤功能型文本。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Newmark(1981)介绍了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是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是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换句话说,交际翻译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再现原文要旨,语言以读者能否接受为标准,重视译文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表达型文本应侧重语义翻译,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应侧重以交际翻译。英译公示语时,可选用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将译文读者放在首位,照顾读者文化及接受能力,得出恰当的公示语译文,发挥公示语的作用。

3.公示语英译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公示语英译存在很多问题,可谓五花八门,以下将公示语英译问题分为如下五大类别:

3.1困惑费解的公示语

一些公示语在英译时胡译乱译一通,意义无从谈起,让外国读者困惑费解。如: “先下后上,文明乘车”:“After first under on,do riding with civility”;“一次性用品”:“A Time Sex Thing”;“乘梯须知”:“Multiply By Steps Beard Know”;“紧急疏散口”:“Emergency Export”;“散装干果”:“Spread Fuck Fruit”;“收银台”:“Receiving Silver Desk”。

还有一些公示语存在语法及拼写错误,同样也会让人困惑费解。如:“中心广场”:“SENTRE SQUARE”;“母婴休息区”:“MOTHER-DADY RE T ZONE”;“儿童乐园”:“Children’s Amuemen Tpark”;“水深危险,请勿戏水”:“Deep water Don’t close with”;“保持安静”:“Keeping Silence”。

3.2误导读者的公示语

一些公示语存在中文式地对应英译、或想当然地英译,结果误导读者。

倪传斌、刘治(1998:19)谈到:笔者在给一群美国朋友当翻译时,曾闹过这样一个笑话:参观结束后,有几位朋友迟迟未到,派人去找,结果他们在一块“Passengers,Stop here!”的标记语牌旁等我们。原来,这是一块标有英汉两种文字的标记语牌,上面的汉语写道:“旅客止步!”那几位迟迟未到的美国朋友见到标记语牌后,就在那等我们了。

又如:“小心落水”:“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将此句回译,就是“小心地掉到河里去”,不但警告读者注意安全的含义全无,劝告结果令人担忧;“地下停车场”:“Car Park”,不懂中文的读者可能还以为此地是一汽车主题公园;“欢迎下次再来”:“Welcome you again”,回译变成“再次对您表示欢迎”。

3.3蹩脚、不地道的公示语

一些公示语英译从语法看没有什么问题,却不能达到公示语简洁的特点要求,也不符合英语的习惯,译文显得蹩脚、不地道。

如:“远离火源”:“Go away from fire”,改译:“keep fire away”;“油漆未干”:“The Paint is Wet”,改译:“Wet Paint”;“民警提示:危难时刻,迅速报警”:“Being Urgent Call 110 Quickly”,改译:“Emergency Call 110”;“遇到火灾,勿用电梯”:“When there is fire,don’t use the elevator!”,改译:“Don’t use the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3.4生硬粗暴的公示语

一些公示语在英译时,使用命令式的祈使句。语气生硬粗暴,不符合英语国家间接、含蓄、不直露的语用原则。

如:“小心滑倒”:“Don’t Fall Down”,本来为体现关心的话,但英译后带有命令语气,达不到应有的交际目的,可改译为“Watch Your Step”或“Slippery”;“宾客止步”:“Guest Go No Further”,带有明显的命令语气,有人正话反说,改译成:“Staff Only”;以遵循礼貌原则。

又如“请勿吸烟”:“Don’t Smoke”;“请勿乱丢杂物”:“Don’t throw rubbish away”等。

3.5文化意识淡薄的公示语

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历史文化。将翻译停留在语义层面,不注意文化差异的译文,会引发文化冲突,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如:公共汽车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弱、病、残、孕专座”,有人译为“Seats for the old,the weak,the sick,the disabled or the pregnant”。西方人不愿用“老”称呼自己,也不愿别人说自己老,所以英语中对年纪大的人一般不表达成“old?”一词,总是以委婉语“the senior?”称呼。除将“old”改译为“Senior”外,此句还有人将其泛译为“Priority Seats”或“Courtesy Seats”。

又如:“民族园:“Racist Park”,“Racist”带有民族歧视的意思,改译:“National’s Park”或“Minority’s Park”。

再如:“警告:此地有恶犬!”:“Warning: bad dogs!”。西方国家的人对狗情有独钟,将狗视为朋友亲人、伴侣,以“Bad”译,给外国读者一种不悦的感觉,可改译为:“Warning:Furious Dogs!”。

4.公示语英译对策

4.1积极借用

由于公示语的反复使用,有些格式被固定下来,形成若干简洁现成的模式,供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下应不同的内容和语境套用(王建华等,1999)。如:

“环境卫生需要您的维护”:“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of the scenic spot needs your conserve”,其实可以简单借用“No Littering”或者“Keep the place clean”即可将语用意义表达出来。

“此处有炸药,注意安全”:“We have explosive here.Pay attention to your safety”,可借用译为“Danger:Explosive”,这样既符合公示语简洁特点,又符合英语习惯。

“请勿随地乱丢烟头”:“Please don’t litter the floor with cigarette ends”,在有烟灰缸的语境,可借用译为“Thank you for using the ashtray”(陈小慰,1996:10)

4.2参照创译

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公示语或极具个性公示语,没有现成的拿来就用,但可以参照创译。创译并非胡译、乱译、想当然,要参照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和语用原则。

桂林市政府和中国翻译协会在2005年4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世界征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最佳译文,要求译文优美、贴切,既能准确表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涵义,又符合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及文字表达方式,易于传颂。广东云浮市外事侨务局的吴伟雄的译文获得应征译文优秀奖第一名。他的译文是:“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best!”很明显,这是以英语中的一个家喻户晓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 best”为参照,改动而来。该译文不仅将原语的功能意义完整地渗透到译文中,而且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是公示语交际翻译的成功实例。

4.3言之有文

公示语具有特殊的交际作用,目的在于被读者理解接受,并有所行动。句式优美,内容文雅,修辞手法运用得当的译文,使人看到后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乐于接受,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公示语英译还要注意言之有文,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形式对仗,音韵和谐。译成“Mind you don’t tread on the green meadow”远不如“The grass so fair,needs your care”(吴伟雄,2004:31)的效果。

4.4注意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包含语言,影响语言。不同的民族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地理环境的差别,其文化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不仅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转换。在汉语公示语英译时不得不注意文化差异,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习惯,实现交流交际。

4.5规范管理

汉语公示语英译译本不统一,翻译质量不高,需要进行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建设国家和地方翻译标准或对原有标准不断修订,统一翻译标准,加快公示语标准的普及推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翻译行业的管理和支持,实行程序管理和资质认证,以提高翻译质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5.结语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将汉语公示语英译并非易事,尤其是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文本更是如此。本文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将公示语英译文本的目标读者作为中心,在关照目标读者的前提下探讨翻译对策。本文提出公示语英译的五个对策:积极借用、参照创译、言之有文、注意文化差异和规范管理,期望对公示语英译能有所帮助。由于语料收集有限及从一个翻译理论视角探讨公示语英译的局限性,本文所提出的对策未必能解决公示语英译的全部问题。或许应收集更多语料,从其他理论视角或是跨学科理论进行研究,以兼容互补,得到更好的校训英译对策。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小慰.试析“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6(3):1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倪传斌,刘治.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和实例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1998(2):19.

[5]王建华,袁国霏.简析社会用语的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1999(3).

[6]吴伟雄.谈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J].上海科技翻译,2004(1):31.

[7]许国璋.言论有所为,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交际翻译公示语
公示语翻译探究
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发展城市软科学建设
嘉峪关文物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应用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翻译
论iPhone 6产品页面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