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5-09-10 07:22梁玉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记忆法记忆中职

梁玉

中职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中职技术教育任务,是中职数学教育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应着眼于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化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时,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中职数学教育者应结合农村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数学教师,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求新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于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探求新知,获得知识,以及增强能力。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学,主动地发展自己。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示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加以理解、记忆和应用。有的教材有明显的造型或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比划摆弄,画图形,制作类似图形,让学生自己观察找规律,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椭圆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准备好一条无弹性的线、两颗图钉、一支铅笔、一张纸,指点学生将两个图钉固定在平面白纸上,用一条没有伸缩性的线圈套在上面,并用笔尖拉紧线圈移动一周,则笔尖画出的曲线就是椭圆。把握住观察方向,提高速度和质量,不少学生很快归纳出椭圆的定义。此时,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椭圆定义及公式的推导,并由公式推出椭圆的性质,进一步提出长轴在y轴上椭圆的公式、性质,这样学生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学生练习巩固后,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像这样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具体可感,生动活泼,教学效果非常好。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紧密合作,每个学生都经历观察、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环节在内的特殊的认识实践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徜徉在知识的宫殿里,在制作观察思考中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责任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机会,能够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启动并协调创造性的、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二、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记忆品质

记忆是学习的基本条件,接受知识,体现于应用知识。记忆能力是智力内容之一,起着储存信息的作用,记忆能力低下,难以达到应知应会。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简明、对称、严密的美,联系科学家超人的记忆故事,激发学生记忆兴趣。处理好快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关系,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的关系,增强学生记忆的信心,使学生爱记忆、会记忆。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公式法则概念定理要求学生快速记忆,通过反复练习作业及课后复习,巩固记忆,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如概念的简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区别记忆法、图像记忆法、位置或表格记忆法等。例如三角函数的求导公式,可采用分类记忆法。三角函数分为三类:弦、切、割。正弦余弦求导公式的特点是互余,正切、余切的导数是“搭档”(把tanx与secx、cotx与cscx分别称为“搭档”)的平方,正、余割的导数是本身与“搭档”的积。经过分析特点找出规律,可编成顺口溜“弦互余、切平方、割是积、余带负”。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使学生记得有兴趣,速度快,保持持久,用时方便。培养记忆意识,改进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品质,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方面。

三、“精练”与“反思”

改革数学练习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深入自主积极的学习过程。以前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被动地应付,学生应付作业,抄作业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应付考试,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改革的方法是提倡“精练”,教师除了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达到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外,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以应用为中心,生动活泼地突出应用,强调概念解决问题的功用,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意识到数学的真义,从中领略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教学过程精练,增强直观、形象的描述和几何化的说明,创设问题解决过程情境,引发思考和思维冲突,这些都是中职数学教育者值得倡导的手段。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主要是形式广泛多样,关键是能够体现中职教育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如知识性、分析性题目,要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在考试方法选择方面,中职教育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机试、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综合评定,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思路、见解,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的效果。

数学教学中要提倡“反思”,给学生“反思”的空间,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改革传统的考试、作业评判标准,在考试结束和做完作业后,引导学生本着研究的心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分析过程中,使问题获解,并得到意外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摒弃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每个中职教育者长期努力,不断探索。教师要在教学、练习、考核各个环节上做有心人,及时开发有潜能、有才华的学生,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具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竞争能力,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的人才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记忆法记忆中职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