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5-09-10 07:22吴峥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课堂

吴峥

1.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实效。

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看,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另外,从教学评价体系看,中考不考地理,从学校课程地位的角度看,地理就是副课,不被学校重视。学生和家长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客观环境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反思传统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所以要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喜欢上地理课,提高教学实效。

2.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创设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讲地理《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刘梅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刘梅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为什○ 政史地教学与研究○ 政史地教学与研究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至10月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3.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对知识的应用,力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地理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认为自己在课上已经把相应的知识点讲解清楚了,学生觉得自己听懂了,可是做题的时候,有些学生却做不对或不会做。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侧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指导。例如,在讲美国这一章节的城市的内容时,针对男同学对美国的NBA的篮球队的名字比较熟悉就把它结合到教学中,如休斯敦火箭队就把休斯敦这个城市的名字记住,底特律活塞队就把底特律的城市记住,洛杉矶湖人队就把洛杉矶这个城市的名字记住,这样就很容易记住美国七个城市的名字。

4.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在讲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没有提到这个知识点,而是从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热水器入手,从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为南,引出太阳永远在我们的南边,要求学生解释这种现象,再讲太阳高度角,引出太阳热水器,冬天和夏天若要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角度要如何变化,从而明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时再引申能否设计出更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思维更严谨,有了实际生活的例子,创新学习劲头自然更足。

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的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创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参与意识,最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并随时举手发表看法,不必拘泥于课堂进程。描述一种奇特的地理现象,叙述一个离奇的故事,讲解一则精彩的报道,展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入一首优美的诗句,唱出一句熟悉的歌词,说出一段深刻的体验,等等,都可以。教师可创造机会让他们随便说,并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如在讨论海陆轮廓的形成时,一位较内向的学生标新立异地提出:“我想可能是小行星给撞击的?”他的话音一落就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并没有笑他,而是首先肯定了他探究的勇气,然后鼓励他说出理由,并婉转地提出这种结果的不可能性,从而保护他求知发问的勇气与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民主和谐而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培植探究与创新的沃土。因为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因遭遇批评和指责所引起的羞愤,常常使人情绪大落,有时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招致仇恨。

7.掌握地理学习策略,运用地理学习工具。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许多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及变化规律都能通过地图及图表反映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做到时时看、处处看,读书时要求学生“左书右图”,图文对照,把文字内容落实在图上。读书时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并互相结合。一边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