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与杀

2015-09-10 07:22叶未央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动作片商业性福特

叶未央

关于比利时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以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一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电影中那个胖胖的“比利时小人”波洛,直到看见片头字幕上打出比利时的电影制片公司时,都没想到比利时还能拍出如此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三性统一”的电影。差一点就因为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糟糕到叫做《致命对决》而错过了走进电影院观赏,人家这《Killing Season》明明应该更准确、更含蓄、更深刻地翻译为《杀戮季节》。

过眼的好山、好水、好不寂寞的打斗都是浮云,看一场几乎由罗伯特·德尼罗和约翰·屈伏塔两位表演大师级的演员撑满全场的电影真是如痴如醉。尽管电影被剪得只有不到七十分钟,应该算是我在电影院里看得最短的电影了,居然情节也还比较完整、节奏也还比较流畅,中国电影创作团队中历来不乏优秀的剪辑师,没想到还有很多业余剪辑高手潜伏在中国电影的审查修改团队里。可是转念一想:这么好看的电影还这么短,如果一个厅一天都演这部电影,排下来能比普通一百分钟的电影多排二到三场,理论上能多赚不少钱啊!但眼见着一贯惟利是图的电影院里,这部电影排片率很低,都抢着放一些即使商业性也不见得比这个强的烂片。所以我相信一定是电影院打心眼儿里不看好这部电影。看来不识货的观众和不识货的影院在中国凑一块儿去了,就像戴锦华说的:“非观众”呼唤出的“非电影”正在统治中国电影市场。

回过头来说说《Killing Season》好在哪里?

蒙太奇之类电影叙事语言上的妙味,观众可以走进影院细细品味,总之好电影不能是流水账,更不能是明星业余运动会的转播,而应该挑战观众的智力和理解力,这些方面《Killing Season》都比现在电影院里一般的高票房所谓“大片”表现得好很多。

至于电影的商业性和票房回报,自然要靠《Killing Season》的动作戏来保障。要说也真难为罗伯特·德尼罗和约翰·屈伏塔这老哥俩了,一个七十岁,一个六十岁,都是含饴弄孙的年龄了,原本又不是施瓦辛格类的动作明星,还得真刀真枪地真抓实干。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当时下商业动作片纷纷比拼火力之猛烈甚至向科幻方向发展时,《Killing Season》里的打斗戏却另辟蹊径地返回到冷兵器时代去寻求最佳视觉效果的创意。惊险刺激的箭术决斗,血腥激烈的短兵相接,目不暇接的丛林追逐,扣人心弦的陷阱设置,最现代化的也不过就是一杆猎枪。可就是这一切,已经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心惊肉跳了,足见动作电影的商业性比的不是火力,是创意。

不过在我看来,观看《Killing Season》过程中最享受的还是罗伯特·德尼罗和约翰·屈伏塔精彩的表演。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系列、“007”系列等众多好莱坞动作片从头打到尾不同,在这部电影里,惊心动魄的打斗戏虽然看得很过瘾,但并不是撑得很满。剥开裹在《Killing Season》表面的这一层“动作戏”的糖衣,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两人之间娓娓道来却语带机锋的“文戏”,即使是在激烈的厮杀间隙,也不断地上演着这样饱含丰富思想性的的“语言搏斗”,看着真是酣畅淋漓。这老二位张弛有度的表演,特别是“林中小屋夜谈”和“结尾对话”两段,就像看两位话剧大师在舞台上你来我往的无形较量。

《Killing Season》对于战争与人性的反思也是信息量极大的。影片一开场,波黑战争期间,当美军的福特上校和他的突击队员对犯下反人类罪的塞尔维亚屠杀者执行死刑时,别人的枪都响了,他还在犹豫,迟迟才扣动扳机,为后来的故事留下伏笔。

这样的场面在我们的银幕上是很罕见的,所以要到影片结束时,再一次重现上校的犹豫,才知道这犹豫的本质来自于福特上校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杀戮”的恐惧。大难不死的塞尔维亚老兵科瓦奇多年以后回来寻仇,心情可以理解,但迟迟不动手,而是要坐下来讨论问题,这就不是一般商业动作片的套路了。

福特上校讲了一个主题为“战争中人人都是有罪的”的小故事,却在最关键处戛然而止。导演故意在此时开始了厮杀,打得天昏地暗之后,最终还是福特上校赢了,他的猎枪再次顶到了科瓦奇的头上,连姿势也和上次行刑时一样,只是上校的心情不一样了。经历了波黑战争的他,看到了太多的杀戮,也因为亲手执行过死刑而落下心病,连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敢面对,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一边拍摄野生动物一边疗伤,才引出后来这一系列“致命对决”。

影片中数度被科瓦奇用箭、用刀、用枪逼着忏悔却宁死也不忏悔的福特上校,在对决胜出后反而主动反思和忏悔起那场残酷的战争。这种忏悔还凝聚在影片中引用的约翰尼·卡什著名民谣歌曲《Don’t take your guns to town》,就像二人曾经酒后一起唱到的“把枪留在家里吧billy joe,不要带着你的枪去镇上……”

在枪口下自认为必死无疑的科瓦奇也开始了忏悔,这忏悔是真诚的也是动人的。在这样的忏悔过后,实际上科瓦奇已经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了。渴望“不杀”的上校也由此得到了解脱。他把象征着杀戮的猎枪扔下了山谷,两个刚才还分外眼红的仇人开始了“道理”的交锋。上校再次讲起了那个小故事,并讲完了最后一句。这关键的一句让观众听懂了:战争中不仅人人都是有罪的,而且人的贪欲也是一种需要忏悔的罪行。当一个人尝到了战争带来的甜头儿,就难免渴望战争永不结束。这是人性中阴暗的部分,我们绝不应该视而不见。

“杀”是人类迄今为止尚不能停止的罪行,既然罪还在,就需要“赎”——忏悔,这大概就是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催生出像《Killing Season》这样作品的原因。

猜你喜欢
动作片商业性福特
探索未知——2022款福特BRONCO EVERGLADES
动作片求变:二次元、老打星、大女主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滥发垃圾短信最高罚3万元
滥发垃圾短信最高罚3万元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福特翼虎车多个故障灯异常点亮
关于在商业性道路下方修建地下停车库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