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会管理的困惑和策略

2015-09-10 07:22王国友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组织结构管理效率学生会

王国友

摘 要: 中职学生会是在校领导、学生处、校团委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并服务于社会、关爱他人的群众性组织。它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几年来在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经验,针对学生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并从学生会的机构、干部设置和潜能的发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到一些关于学生会管理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 学生会 组织结构 管理效率 干部设置

近几年,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的深入发展,中职学校的招生形势越发严峻,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差,知识储备低,积极性低等,都给中职学校管理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和压力。因此,如何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方法,建立科学管理途径,从而突破发展瓶颈问题,是当下每一位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

事实上,在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教师管理团队,而是由学生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富有活力,态度积极向上,且和广大学生有着相同的思维模式,无疑能给管理工作者带来很多帮助,提供重要信息和建议。这支队伍就是学生会。

学生会在责任老师、学生处和校团委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并且能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中职学校学生的楷模。同时,他们也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群众性组织,对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学生会的含义,实现教育管理者的自我准确定位

学生会广义上来说是学生委员会(Student Committee)。一般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分支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自觉接受学生会的领导、督促和检查,积极支持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只有建立一个上下分明、层次清楚、左右协调一致、个人潜能得以发挥的学生会管理组织结构,才能实现统一指导,从而发挥强大的管理效能。

二、学生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1.学生会组织机构过多,导致管理混乱。

实践工作中,为了体现学生会组织机构的完善,而盲目设立一些虚的机构,这样的设置只是徒有其名,不仅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反而由于机构臃肿,各部门之间的干部和干事都人浮于事,遇到某项工作时相互推脱而形成内部消耗,必然使管理混乱,降低工作效率[1]。

2.干部设置不合理,阻碍工作正常开展。

中职校学生会干部的特点是流动性比较大,如我校学生会每届工作两年就要改选,碰到特殊情况的有些工作一年就要调整,这给学生会工作的连续性带来很大考验。工作中还会出现不考虑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所需干部数量、规模而盲目设置学生会干部,最终导致工作开展无人过问、概不负责,使各项工作开展不能正常进行。

3.疏于沟通、引导,最终任其发展,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少信任,使各项工作效率降低。

工作中,往往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学生会内部干部、干事缺少沟通,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与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被管理者缺少信任。在工作方法和技巧中,疏于对他们在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学生会工作时产生退缩、厌倦心理,最终降低学生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寻求策略解决困惑,提高学生会管理工作的效率

我认为只有建立一个上下分明、层次清楚、左右协调一致、个人潜能得以发挥的学生会管理组织结构,才能实现按层次授权,最终达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有效设置机构,实现管理的有序化。

学生会管理机构设置必须坚持有效原则,也就是学生会机构的设置必须有效,这也是设置管理机构的根本原则。机构设置的前提是遵循按需设置,形成明确的分工,整体工作既有统一又有明确的责任,形成管理的有序化。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宁缺毋滥、按需设置的原则设立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可以设置劳动部、纪律部、文艺部、体育部、宣传部、组织部、广播部、秘书部八个部门,形成分工明确、责权分明,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有序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劳动部与秘书部的分工协作流程

2.学生会干部设置的科学化,发挥团体效能。

在学生会管理工作中,必须重点考虑组织的内在要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的连续性三个关键点。

(1)干部设置要考虑学生会组织的内在要求

在学生会各部门干部的设置中必须重点考虑并及时准确确定部长人选,同时在学生会发展不够成熟时可以不设主席一职,但必须设立学生会主管助理、秘书部长的职位,这样才能克服信息渠道闭塞、指挥不能协调统一的弊端。

(2)干部设置要考虑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根据几年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学生会干部应尽量少设副职,做到应该设置的干部一定要设置,可设可不设的干部一般不设,而采用让其他学生干部兼职。另外,设置要做到学生干部的管理范围适度。管理范围太大,会影响学生的学业,管理范围太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3)干部设置要考虑工作连续性

对于中职校学生会来说,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学生会干部的流动性强。为了避免改选、调整造成人员的不连续性,在学生会干部人员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年级层次,在安排干部职务时一般让二年级的学生担任部门正职,这样既可以让一年级的学生干部受到锻炼,又可以使二年级的学生干部发挥骨干作用,保证学生干部的连续性,最终使学生会工作形成相对连续性。

3.挖掘个性潜能,实现管理的艺术化。

(1)多点沟通、交流,提高学生会工作管理时效。

管理工作总是和人打交道的,需要把时间花在人的身上[2]。对于学生会成员来说,作为管理者,你就是他们的依靠,甚至会把你当成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对你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多花时间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指点。在几年工作过程中,我认为善于花时间与学生会成员交流、沟通,不仅有利于形成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意识,增强凝聚力,提高号召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发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时效。

(2)注重引导,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引导重在引而贵在导,引导实际上是由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出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导出新的工作方法、方式和措施。目前我校学生会各种检查、评比和监督制度的建立已经完善,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管理中充分重视引导、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密不可分。如以经过引导后纪律部的检查为例:第一步,纪律部评比——仪容仪表规范检查——文明劝导;第二步,评比人员评分登记——评比结果分年段级汇总、存档——报送各年级段并存档、处理。这样操作避免简单的走过式评比和由于粗线条处理行为规范问题产生与同学间的不必要冲突。从工作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工作态度、方法和方式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中职校学生会管理区别于班级管理,需要关注的方面有很多,只有我们用心管理,把事情做实,多关心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位同学,多引导、传授他们正确的管理理念、方法,这样这个团体才能强大起来,才能为中职校的教育管理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岳琦.中国职业技术学校管理[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35-36.

[2]鲍勃·耐尔逊.如何做好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263-264.

猜你喜欢
组织结构管理效率学生会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基于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探讨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白背牛尾菜的显微鉴定研究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跨国公司组织及权限和中国企业对比研究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