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加快信息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

2015-09-10 07:2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青岛市课题微课

学校基本情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位于城阳区和阳路,在校师生1200余人。这是一所既年轻又有历史的学校,学校前身是小北曲小学,1935年建校,2011年区政府回购其资产成立区直属实验学校,这是它迈向全新的一个里程碑。这是一所人文气息浓厚、教学设施先进的漂亮而精致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信息化特色

1.提高标准硬件配备,促进资源共享

学校先后建成多媒体网络白板教室30间,配备电脑240余台,可以独立上网,同时还购置了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数码照相机、录像机、投影仪等,能够同时满足全校师生的教学需求。完成了宽带接入校校通、网络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三通工程建设。

为满足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学校网站资源丰富,教务管理、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园管理办公系统一应俱全,充分发挥了服务于教、服务于学、服务于管的功能。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教学材料,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科整合

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至少开展三至四次。教师多次参加各级别课件制作比赛,截至2015年9月,有30多名教师获得区市级课件一等奖。

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一是促进学科教学整合。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技术现代化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微课辅助教学的研究。数学教师的“新微五”(课前微课、课中微课、课后微课、拓展微课、文化微课)研究已初见成效,现又开发了习惯微课、方法微课等多种微课类型。三是课题引领提高课堂质量。学校现有国家课题“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应用于各学科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和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项课题,在课题引领下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建了有生命张力的生本课堂。

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各学科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一起作业”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求知”计划的学习与践行,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其综合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学校获得的荣誉

近年来,有8名教师获得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比赛一等奖;有25名教师获得区市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学校分别获得山东省翻转课堂实验基地、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数字智慧校园、城阳区教育教学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并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

猜你喜欢
青岛市课题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