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利特尔的两首诗

2015-09-10 07:22刘建萍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意象派诗歌

刘建萍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杜利特尔的两首意象派诗歌。她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曾与庞德一度订婚。她的诗歌Oread,是庞德最欣赏的一首意象诗。剔除诗中的解说成分,甚至必要的关联词,意象派诗歌往往表现出很大的歧义性;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和数个客观意象,而对其中的象征意义,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理解和联想。

关键词: 杜利特尔 意象派 诗歌

希尔达·杜利特尔(Hilda Doolittle)(1886-1961)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1886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伯里恒市。在她八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费城,她的父亲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弗罗天文台主任。她青年时代曾与埃兹拉、庞德和威廉·卡洛·威廉斯结为好友,并曾与庞德一度订婚。她的诗一举获得了一个称号:“一个创造出微型宝玉的完美意象派。”然而,她后期的作品和她大多数重要的作品不能归于意象派之类,直到不久前,她的这些作品大多还无人问津,市面上也绝了版。她早期的意象派诗是很好的习作,她的创造性和伟大之处都表现在后期的诗和散文中。《不倒塌的墙》(1944)、《献给天使》(1945)、《枝条抽芽》(1946)这些书在1973年以《三部曲》的名字发表,《隐秘的定义》发表于1972年。

下面就介绍她的一首意象诗歌Oread,这是庞德最欣赏的一首意象诗。由于强调对瞬间经验的感性捕捉,意象派诗歌多以短小见长;由于诗人剔除了诗中的解说成分,甚至必要的关联词,意象派诗歌往往表现出很大的歧义性;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和数个客观意象,而对其中的象征意义,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读者在阅读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尽可能设身处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然后将这些感性的体验归结理性的认识。要求读者的积极参与,正是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作者诗中的意象大多取自自然中两个对立的侧面,如本诗中的山峰和海洋,对于这些对立,可以做多种理解,如历史和现实、贫瘠与丰收、欢乐与哀伤等。这些都不重要,诗人如何将上述思想通过意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才是诗的意义所在。

Whirl up,sea—whirl your pointed pines,splash your great pines on our rocks,hurl your green over us,cover us with your pools of fir.

Oread指山林女神。诗人此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为标题,借以在时间上赋予本诗永恒的意义;诗人把此刻的感受与上古仙人的经历放在同一框架中进行审视,形成一种苍茫的历史感。Whirl是旋转、回旋的意思,可以想象,如大海般的咆哮,多大的气势,澎湃汹涌,势不可挡,气冲山河。通过本诗可以看到作者胸中燃烧的熊熊烈火,如大海般澎湃;pointed pines是指翻起的波浪宛如尖顶的松树。这里运用的意象是把海里的波浪看做顶尖的松树,松树苍苍郁郁,在大海中咆哮,一种威严神圣的感觉流变全身。大海中无尽的波浪,无尽的松树,连绵不断,高耸入云,势力不可抵挡,连绵不断,这里蕴含极大的力量。Splash的意思是泼;用……使液体飞溅,指大海把尖顶的松树用力拍打在岩石上,这种气势如万马奔腾,可以想象水珠在岩石上飞溅,如串串珍珠散落在岩石上,大珠小珠落玉盘。Hurl的意思为丢下;用力投掷;愤慨地说出,your green的意思是指松树,作者把石头看做我们,受到了大海的恩赐,大海拍打松树在岩石上,拍击在山岩的浪花成了一塘塘冷杉,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作者独居视角,不是从大海柔和安静幽静出发,而是侧重从大海宏大气势入手,大海在作者的眼里被赋予了生命,海浪也被比喻成了松树,高耸入天之感油然而生。然后拍打到岸上,给岩石铺上了厚厚的衣裳,一种怜爱之心从起,大海又被赋予温柔温和充满慈爱之意,作者是写意高手,峰回婉转,寓意无限。

杜利特尔的另外一首诗是Heat,它突出了热与风两种自然现象的对立,诗歌的主题似乎是自然界及人类周而复始的运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种自然的力量只是在某一时期起某种作用,正如炎热的作用在于为自然带来足够的热量,为丰收做好准备。但它在完成了使命之后,必将为其他自然力所代替,此乃自然法则。故诗人请求风将热驱散。此诗原为另一首诗《花园》的第二部分。第一段:O wind,rend open the heat,cut apart the heat,rend it to tatters.Rend在这里是抢夺、撕碎的意思。最开始用O来感叹,并请求风来带走炎热,并且把炎热cut apart,rend it to tatters即将炎热撕成碎片,这一节为诗人对风的请求。Rend在这节里面出现了两次,用来强调诗歌的主题。第一节开始就开始发出感叹请求风的到来,看来人们经历了炎热的煎熬,正强烈地盼望风的到来,此时也正是风将来到的时候。因为炎热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已经为人们带来了足够甚至过多的热量,该是风登场炎热退出的时候了,这是个交替的季节,是新旧交换的季节。这节第一句和第二句押韵,用了两个heat,又是强调,又是押韵,tatter在这里结尾,代表了人们想逃出heat的心情。

第二节写了为什么要撕碎heat,因为fruit cannot drop through this thick air,这里的thick air用得很形象,表达了沉闷烦躁的感觉。Points of pears的意思为梨的斑点,形容梨受到的热的影响。这节中的air和pair押韵,在这节里面,作者表明了对heat的态度,又是厌烦又是期盼风的到来。作者这里独具匠心,从一般人很难注意到的细节入手,很形象地写出了这节。水果不能落在heat中,它使得梨染上了斑点,也染污了葡萄。

第三节描写的是热烈的期望,cut the heat—plough through it,切碎heat,在其中耕作,其实即是撕碎的意思,通过plough,传达了heat耕地被彻底粉碎了。第一句的heat和第二句的it押韵。“Turn it on either side of your path.”的意思是彻底把heat从土地中翻出来,让它待在path的两边,不让它出现在生活的轨道中。同时表达了一个声音: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在尽头时候会出现一种没落甚至令人厌倦,通过呼吁自然界一种新的自然现象的出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另外一种新的生活的渴望。作者强烈盼望炎热离开人们的生活,并且把炎热rend it to tatters,这个词组有力表明了作者对炎热的厌烦和人们受够了过多炎热期望风的热切愿望。

这两首诗歌迥然不同,风格各异,都有独特的视角。第一首诗歌是描写自然界中的对立的侧面,描写山峰和海洋,通过对立,可以包括很多意思,因为生活中就包含了很多对立,新与旧、老与年轻、丰收和富裕、黑暗与光明等,引起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第二首诗歌通过对风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新的渴望,厌倦了目前窒息的生活的热烈愿望,作者甚至想把炎热撕碎,在地上播种下新的期望。

猜你喜欢
意象派诗歌
诗歌不除外
关于意象派和九叶诗派的对比研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唐诗英译(以唐诗意象为丰)
诗歌是光
论T.E.休姆与意象派的形成
诗歌岛·八面来风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
诗歌论
明明暗暗香浮动:对《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心理解读